手机版
广电网首页

“宁波红”|宁波市第二批战“疫”先锋团队和个人先进事迹展播⑨

2020-06-29 15:13:47 编辑:丁梦莹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以“两个维护”的政治自觉,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切实按照党中央和省市委决策部署,自觉在防疫抗疫一线当先锋、作表率,涌现出了一批冲锋在前、坚守一线、担当作为、勇于奉献的先进典型。为进一步弘扬先进、激发斗志,市委组织部2月16日发文通报表扬全市第一批战“疫”先锋团队和个人。本刊今日刊发第二批118个战“疫”先锋个人的先进事迹,希望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要主动对标先进,发扬连续作战精神,不畏艰难、迎难而上,进一步凝聚起众志成城、共克时艰的强大合力,坚决打赢这场疫情防控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

徐丽惠(宁波市医疗中心李惠利医院心内科护师):在得知需要支援华美医院的消息后,95后的她,没有丝毫地犹豫向组织报了名。她说:“我作为党员义不容辞,就该往前冲。”在隔离病房工作中,因为防护物资紧张,不吃不喝不上厕所持续工作四五个小时成为常态,但她从来没抱怨过上班有多累、防护服有多重、口罩勒得有多痛,因长时间佩戴口罩和护目镜的缘故,年轻的脸上已经留下一道道勒痕,尽管这样,每次面对患者她仍然面带微笑,用积极向上的态度去感染每一位患者。

王世雄(市医疗中心李惠利医院ICU护师):2020年2月18日,是他赴宁波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集中收治医院工作的第三周。他所在的是病情最为危重的负压病房,他与队友的默契配合帮助患者改善病情、稳定情绪,用实际行动给予患者帮助与鼓励,在团队的精心治疗、护理下,已有多名重症患者治愈出院。工作之余,心系援鄂团队,时时关注疫情发展。他说:“我很好,在武汉一线的同事才是辛苦,待这里好转,前线需要我们,我报名,我去”。

余肖颦(市第一医院预防保健科科长、副主任医师):全身心投入到疫情防控的一线工作中,连续加班加点,甚至近48小时不曾休息,一个月来,先后开展全院医务人员的传染病防控培训7场,负责与新冠肺炎患者密切接触医务人员职业暴露风险的评估与追踪随访近100人次,撰写密切接触者流行病学分析报告10余份。此外,还积极配合市疾控中心进行流行病学调查,指导各托管分院传染病防控工作5次。

应骏(中国科学院大学宁波华美医院隔离病房副主任<主持工作>、副主任医师):病情发生后,被任命为华美医院北院区12楼隔离病房负责人。疫情出现至今,他与战友们不顾个人安危,夜以继日地奋战在隔离病房里,与死神“拉锯式”地赛跑,他们对健康的守护、对生命的看护,展现着医者仁心的品质和无私奉献的精神。当人们用“最美逆行者”称呼他时,他想到的却是职责所在,尽己所能救治病人,他用自己的坚守,为无数家庭提供保障;用自己的舍弃,换来了更多人的获得。

潘央妙(中国科学院大学宁波华美医院急性感染科主管护师):主动请缨,毫不犹豫加入战斗第一线。离开家的当晚,心里最放不下的是刚刚做完手术不到半年的父亲和术后不到一个月的母亲,母亲的一句 “只要医院需要,我们支持你,你要去!”给了她莫大的支持。除了身体上的护理,她也关注着病患心理上的护理,经常会利用测量体温、打水等过程中,主动与患者沟通,给予适当心理辅导,帮助他们放松情绪。

周蕾(宁波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管护师):她在呼吸科工作十余年,临床护理经验丰富,曾在参加禽流感、H7N9、H1N1、甲流腺病毒的患者救护工作中表现突出。在冠状病毒疫情严峻形势下,主动请缨支援宁波市集中救治医院。平时,她工作主动热情,待患者如亲人,业务能力精益求精。作为一名党员,积极参加各种公益活动,如义诊、科普宣教、社区医疗服务、多次无偿献血等。

陈晶晶(市妇女儿童医院感染科护师):作为第一个进入单位隔离病房的90后护士,心中难免忐忑,但在疫情面前,责任和使命感油然而生。孩子们的笑容让她完全忘记了心中的忐忑,一声声“晶晶阿姨”可以让她抵挡一切困难。对于未婚的她来说,要掌握好照顾孩子的技巧是一大难点,经过一段时间学习和摸索总算能做一个临时妈妈了。耐心,精心,更细心,作为小病人们的“妈妈”,希望小宝贝们能得到最全面的关爱,希望能把每个孩子都健康平安的交到他们的妈妈手中。

周舒燕(市中医院肾内科主管护师):当接到需要医护人员去定点救治医院支援的消息后,她来不及与家人商量,第一时间主动报了名。在隔离重症病房,一次次地穿梭于半污染缓冲带区和护士站,为医生提供动态病情变化,为患者带去他们需要的物品。有时候她忙的连吃午饭的时间都没有,穿着厚重的防护服连续工作八小时,摘下防护眼镜,脸上已是一道深深的勒痕。由于隔离病房里没有护工,碰到来不及带洗漱用品的病人,她都会把自己的物品送给他们。

方挺(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免疫预防所所长、副主任医师):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他加入市防控指挥部防控专家组,主动挑起重担,参与疫情研判工作,提出针对性防控措施,与防控专家组一起撰写技术内参共31期,为市政府决策部署提供参谋,并多次召集免疫预防专家进行研讨,向市卫健委和指挥部分别提出暂停服务、恢复重点人群疫苗接种和有序恢复预防接种服务的建议,提出按照乡镇评估分类施策的原则,逐步恢复预防接种服,得到市防控指挥部肯定。

王钢(市急救中心医务急救科科长、主治医师):1月中旬以来一直坚守岗位,第一时间结合急救工作实际起草制定《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转运方案》和《疫情期间发热病例院前急救转运规定》,安排各直属分中心负责人落实防控措施,从应急处置、人员防控、院感消毒、应急值守等各方面做好准备。同时,参与协调海曙区、鄞州区患者和隔离者转运、传染病洗消中心筹建等工作,起草洗消中心项目建设方案,带领科室成员尽心尽责投入疫情防控战。

陈亚峰(市卫生健康委办公室四级调研员):作为市卫健委信访室的工作人员,他虽不能和逆行的“白衣天使”们一样冲锋在湖北武汉疫情救治的一线,但也始终坚守疫情防控信访工作的第一线,自1月19日以来,始终保持在职在岗,从未休息一天,及时处理群众信访件和上级领导交给的各项工作任务。截至目前,委信访室办理市民反映的信访件224件,均按照24小时内办结的要求办结,并对群众反映比较集中的急难问题及时向专班通报;接听来电累计700余批件,针对群众关心的问题进行耐心细致的解释说明,消除群众恐慌情绪。

钱卫东(市卫生健康委传染病疫情防控工作后勤保障组成员、市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培训教育科科长):作为后勤保障组成员,负责全市卫生医疗系统省配、慈善等抗疫物资接收、入库、发放等工作。自疫情以来,他认真负责,主动放弃休假,强化应急物资管理流程,严格遵守应急物资管理、发放等制度,连续奋战20余天,精准发放口罩、护目镜、防护服等医用抗疫物资达220.3万件。

高超(市卫生健康委传染病疫情防控工作疫情防控组成员、市卫生监督所医疗服务监督三科副科长):全天候扑在疫情防控工作岗位上,连续30天无休,先后负责疫情通报、部门联络、数据分析、重大疫情督办等工作,在市工作专班成立前,每天与至少20个部门联系,接待群众来电来访,及时答疑解惑。市工作专班成立后,严把数据质量、准确,谨记“数据就是决策”,和专班同志一起每日比对大数据局系统信息,2月3-5日连续通宵工作,为快速有效处置“1.19”聚集性疫情作出了积极贡献。

章杰(市卫生健康委传染病疫情防控工作医疗救治组成员、市卫生健康委医政医管与药物政策处副处长):承担全市医疗救治技术指导、发热门诊设置管理、组织重症患者会诊、医疗资源排摸等工作,全面获取全市新冠肺炎救治能力基础数据,参与全市定点医院救治能力配置分析,为全市医疗救治决策提供快速、准确、有效的业务素材,同时深入传染病定点医院、发热门诊开展业务规范和技术指导,参与组织全市336名医务人员支援武汉和我市定点医院抗击疫情。

陈琼(市卫生健康委传染病疫情防控工作信息宣传组成员、市卫生健康委宣传处四级调研员):始终坚守在网络舆情处置引导第一线,快速受理回复网民关于疫情防控的各类咨询,日平均回复处理网贴30余件。第一时间接收处理省、市网信办发出的各项指令300余条,高效核查辨别网络谣言,主动做好网络舆情引导和线下工作沟通。协调媒体做好我市医护人员抗击疫情正面宣传工作,组织新闻记者实地采访我市隔离病房的医护人员、援鄂医疗队出征等。

蔡德(市委办公厅文电处处长):连日来,他带领处室干部,高质量起草下发《关于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在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中积极作用的通知》等一批通知通报,高标准审核印发《关于促进企业复工复产的若干意见》等一批政策意见,高效率流转办理中央、省和市、县等各级各有关部门下发或上报的一批文件简报,切实做好“上情下达、下情上传、左右沟通”等工作,为有效推动市委关于疫情防控各项部署要求落地发挥积极作用。

江晖(市政府办公厅秘书一处二级调研员):全身心投入到这场没有硝烟的特殊战斗,连续奋战,主要负责宁波新型冠状病毒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和办公室文件的核发工作。主动承担处室其他因防控需要隔离同志的工作,收好每一件来文,做好每一个办件,确保国家、省的决策部署第一时间在宁波得到贯彻落实,确保疫情防控工作的每一项政策指令及时准确下达。把好发文关口,一丝不苟处理好面对疫情变化下密集制发的每一份文件,真正做到“事经我办请放心、文过我手无差错”。

余军(市经信局经济运行处副处长):作为市经信局防控疫情工作专班总联络,始终奋战在防控一线。大年三十晚上,接连接到全市多个单位应急物资求助电话,他利用一切资源寻找有库存、能开工的医疗物资生产企业,紧急调拨口罩3万个,解决了公交系统和空管站应急物资燃眉之急,同时为市信访局、市综合执法局等数十家单位推送物资生产企业联系信息,搭起沟通之桥。被调整为市疫情防控工作物资保障组总联络员后,面对应急物资紧缺的现实困难,先后联系工业、贸易企业36家,动员指导奉化康家乐、余姚裕康等企业于第一时间复产。

曹明(市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队副队长):始终把责任担肩上,第一时间专题研究方案、第一时间主动走访对接联勤防疫工作、第一时间检查人员到位及工作履职情况,守牢“门户”。期间带队检查市本级所有客运和出租车企业,一线现场抽查客运和出租车300余辆,40余次一线检查联勤防疫工作,确保执行防控措施既严又实。面对长时间以来高强度工作带来的队员身心疲惫挑战,坚持示范引领,期间没有休息过一天,有效保障联勤防疫工作顺利开展。

陈浩(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市场合同处处长):带领处室干部全员上岗、冲锋在前,努力确保农贸市场运行安全平稳有序。疫情报道后,敏锐察觉问题的严重性,根据局统一部署,全面停止全市376家农贸市场活禽和野生动物交易,全面落实农贸市场各项防控措施,带领干部每日对全市农贸市场开展全覆盖风险排查,强化市场食品安全监管,既防控疫情又保障市场运行,确保全市老百姓买的安心、吃的放心。

蔡浙新(上海铁路局宁波车务段宁波火车站站长):大年三十坚守岗位,连续工作近三十天,他带领车站500多名干部职工,把广大旅客和车站职工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他主动联系对接铁路综治办做好进出站旅客的测温工作,对测温设备、隔离栏布局等工作进行现场查看和指挥,确保进出站流线通畅。截至目前,宁波站共计测温旅客31.7万人,均第一时间稳妥处置。

翁常春(宁波广电集团新闻综合广播主任记者):作为一名联系卫生系统的跑线记者,他勇挑重担,恪尽职守,全力以赴做好抗击疫情采访报道。年三十晚,为及时采制抗疫新闻稿,一直忙到晚上十点半还没吃上年夜饭。大年初一,宁波援驰武汉医护人员首次出征,他闻讯后立即赶到现场采访。在新闻采编中,他善于牢牢抓住稍纵即逝的新闻“活鱼”,及时采写有新闻价值且为听众喜欢听的广播新闻,已连续发稿80多篇。如宁波第四批医疗队员在大巴车上唱响《歌唱祖国》,他在第一时间编发,感动了无数听众。

吴育新(中国宁波网、甬派客户端副总编辑):他是疫情防控宣传的排头兵。大年三十,接到报道指令后,他立即投入到紧张工作中,整个春节假期以及随后26天时间里,进行了大量新闻主题策划和活动组织,及时撰写甬派特稿、“时晓竹”文章。他策划制作的《在宁波,都挺好》展现了全民战“疫”的宁波力量,仅在甬派客户端的阅读量超过146万,在人民网、澎湃新闻和企业号等各大门户网站、客户端转发,总阅读量超过900万。与同事一起,连续三天加班,推出新颖生动的《宁波防疫宝典》,广受市民好评,阅读量超过52万。

吕辉(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党建处二级调研员):“我是党员,我报名”,他在疫情严重时刻用实际行动践行党员承诺。他爱人是妇儿医院妇产科医生,天天在临床一线,且两个孩子还年幼,但他主动请缨下沉到一线,认真做好一线服务工作。一方面耐心细致开展政策法令宣传,另一方面帮助外来务工人员开通“全域一码通”,解决“出行难”。在一线服务保障工作中,与古林镇政府一起想办法,主动联系给11个卡点53名同志购买了保暖用品,提供了较好保障。

童俊杰(市政协办公厅人事处四级调研员):疫情防控战打响后,他主动报名下沉鄞州区潘火街道星苑社区,带领4名组员负责三栋公寓楼、20余家商铺组成的开放式区域人员管控。进点第一天,他通过勘察发现该小区周边无围栏,三栋公寓楼分别属于三家公司管理,有7个出入口,人员进出频繁,他马上协调街道社区共同管住主要卡口。自进点以来,他顶风冒雨,抗寒战“疫”,连续战斗十几天不下一线,每天工作近9个小时,体现了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使命。

袁峰(市纪委市监委党风政风室副主任):主动请缨、勇挑重担。他所在的综合协调办公室承担了大量的综合协调、汇总分析、文稿起草、问题督办等工作。从大年初二开始上班,一直到现在没有休息过一天,他以办公室为家,连续作战,每天早出晚归。为了提升监督检查的质效,他围绕领导高度关注、社会反映强烈的问题,及时研究提出对策建议,当好参谋助手,有时加班到深夜,充分展示了一名纪检干部的担当奉献。

姚嘉伟(市人民检察院第二检察部副主任):他积极响应市委号召,下沉基层一线,参与市检察院下沉望春街道疫情防控志愿者活动。在参与一线防疫工作同时,他还承担了院党组下达的紧急任务,连续奋战多日,通宵达旦,起草制发市检察院《关于严厉打击危害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刑事犯罪的若干意见》,办理批捕案件1件、审查起诉案件1件,引导侦查妨害疫情防控案件1起,以实际行动践行维护社会稳定的职责使命。

康莉(市直机关工委三级调研员):作为首批市直机关志愿者团队的召集人,她同其他机关单位23名志愿者,迅速投入到人流量密集的铁路宁波站防疫工作岗位。凭借以往医务工作经历,她连上2个夜班,快速掌握进出站人流量、外来发热人员的排查工作流程,制订了24小时全天候保障值班制度,积极协助值班医生给高危人群测体温,开展流行病学调查、重点嫌疑人情况记录等防疫工作。她还自费购买了一次性手套和保鲜袋,让志愿者团队安心工作,得到南站工作组的一致好评。

程日成(市望春监狱一级警员):大年初三,他和妻子同时接到了来自单位的抗击疫情集结令。监狱要实施封闭管理,医院要求医生全体到岗,面对双方父母都在江西老家,孩子无人照看的情况,他毅然选择第一批参战,担负起为期14天的高墙内封闭执勤任务。他说:“监狱医院是疫情防控的主阵地,我是医生,就应该冲在最前面”。妻子也非常理解丈夫的决定,在把孩子托付给邻居照看后,夫妻俩简单收拾行囊,一同赶赴抗疫前线。

彭亚玲(市总工会办公室副主任):大年初三,她毅然回到工作岗位,认真做好工会系统疫情防控工作,为组织职工群众打好防疫阻击战积极献言献策。作为机关支部书记,她克服配偶在医院“连轴转”困难,将孩子托付给父母,主动下沉抗疫一线,坚守在人(车)流量汇集、管控难度大的街道卡口。连日来,她不是在宣传引导,就是在测量体温、登记信息,还不忘叮嘱居民做好个人防护。同时,她还主动加班加点,起草单位各类文件材料,生动诠释了工会干部的奉献精神。

王剑锋(市委党校哲学教研部讲师):他第一时间报名参加任务繁重的南门街道迎春社区一线防疫工作。在做好体温测量等日常工作之外,积极主动向居民宣传防疫知识和政策。“阿姨口罩戴戴好”“大爷外面很危险,能不出去就别出去了”每次7、8个小时工作后,开过刀的嗓子生疼,但热心肠的他仍然咬牙坚持。2月16日,他因在值勤测量体温中与疑似病例有近距离接触而被居家隔离,但他仍放心不下,“等我回来还是派我上”。

王大明(市教育局学校安全与体育卫生艺术劳动教育处处长):他主动为教育系统落实疫情防控措施出谋划策,春节后,面对严峻疫情,他牵头15个专班的同事,督促学校落实24小时封闭式管理和体温筛查制度,对进出校门人员一律登记并测量体温。针对全市学校延期开学后复学实际,他提前筹划,订方案、修预案、抓演练,及时制订《宁波市教育系统预防和控制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应急预案》和6份单项预案,为正常开学打牢基础。

陈定定(宁波鄞州职业高级中学校长):鄞州职高的西藏班89名学生全部留在学校过寒假。面对来势汹汹的疫情,他坚守岗位,靠前指挥,从西藏班学生的守护到全校师生员工的排摸,从抗疫防疫的实施到师生情绪的关怀,从宅家指导到学习的推进,每一项工作都落到实处、想到细处。他与班子成员一道实施了最严格封闭管理,严控人员进出,专门组织力量对食堂、物业、寝室、教室全面排摸,确保食品、人员、环境及各操作流程的安全,对西藏班的防护保障工作进行了逐项落实。他说:“我是校长,要坚守,更要全力确保师生人人健康”。

沈威(浙江万里学院保卫部部长):他是身兼数职的校园安全“守护员”,作为学校防控领导小组校园管控组组长、后勤保卫组副组长、保卫部部长,他承担了疫情防控期间门卫管理、校园内部管控及校园安全保卫、后勤保障等大量的工作。他果断将新打造好的“智安校园”安全防控系统投入实战,“将鹰眼画面转至西大门,实时监控大门出入情况”“将教学区所有周界报警系统设置成全天候警戒”……这套“智慧安防”被充分利用起来后,最大程度弥补了人员不足带来的压力,有力提升了校园安全管控效能。

阮洪生(浙江医药高等专科学校中药学院执行院长):接到招募义工的紧急通知后,他第一个报名参加志愿服务,并被委任为学校首批师生志愿服务组组长。在宁波北高速路口,他和志愿者们既要为过往出行人员和疑似发热病人测量体温、登记信息,并耐心地宣传防控知识,在寒风中一站就是几个小时,一句话要重复说上千次,时常累得汗流浃背,他以“逆行者”的姿态赢得群众掌声。

龚骁喆(市公安局指挥部政策研究科副科长):他始终坚持高标准严要求,每天都工作至深夜,先后参与起草“五五工作法”方案、责任分工和运行机制以及相关事件调查分析报告、第二波输入性风险预警报告、推行疫情管控“宁波全域一码通”实施方案、市公安局疫情防控阶段性总结等综合文字材料,编发市局疫情防控经验交流专刊18期共169篇,报送省厅、市两办信息49篇,为全市公安机关疫情防控工作作出了积极贡献。

徐翔(市公安局行政审批处审批科科长):为切实保障应急运输车辆通行,他带领全体审批科同志,全天候运作,开通绿色快速办理通道,特事特办、急事急办,全力为标本送检、医疗救急、防疫物资、人员运送、民生物资运输等车辆办理专用通行证。2月4日夜,海曙区交通局联系要为2台大巴车转运栎社机场滞留的温州、台州籍人员,他二话不说直接赶往单位,将办好的通行证交到司机手上。这项工作部署以来,他带领的审批科已向1000余家申请部门单位核发专用通行证5000余张。

邵超群(市公安局治安支队副支队长):他主动挑担,迅速对接相关部门,修改完善《宁波市公安局处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工作预案》,会同相关部门列出职责任务和8项工作任务清单,逐项分解到具体岗位。他严把关口,会同卫健、交通部门在56个高速公路出入口、6个高铁站、机场设立检查站,对入甬人员实施核查,筑牢第一道防线。他善于统筹,会同卫健、交通部门成立工作专班进驻市疫情防控指挥部集中办公,并加强与13个成员单位的沟通联动,形成疫情管控工作合力。

严敏(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局口岸签证签注处签证签注科科长):他带领机场口岸窗口全体民警、辅警递交请战书,严格遵守战时工作纪律,执行战时工作制度,认真做好窗口消毒和自身防护,全身心投入入境航班保障工作,受到各航空公司好评。截至目前,共接待入境航班200余架次,入境旅客25000余人次。2月13日,他又主动增援沈海高速杭州湾西出口卡口,克服深夜严寒大雨、照明不足、帐篷设施损坏等困难,会同属地警力奋力执守,检查过往车辆,严防疫情扩散传播,圆满完成了任务。

苏文雨(市公安局监管支队监所业务指导大队副大队长):面对海曙区看守所面临在押人员多、警力严重不足的问题,他主动支援一线,提出到收押岗、巡控岗帮忙。他与岗位上的同志们同吃同住,一同工作,每日组织调配警力做好收押、提审登记和带人工作,认真做好每起狱情的处置工作,细致的工作缓解了基层同志工作压力,受到单位领导和同事们的一致好评。

胡建华(市公安局交通警察局鄞州大队钟公庙中队中队长):他主动放弃休假计划和与家人团聚时间,从大年三十起就把自己“搬”进了单位,进入“24小时战斗状态”,并主动担负起高速朝阳收费站等防疫卡点一线执勤任务。他既当指挥员、又当战斗员,严密设置卡点防疫检验通道、引导分流方案、24小时执勤勤务。他总是把自己的“一日行程”安排得满满的,每天只睡4至5个小时,累计检查车辆2.7万辆次、人员超7万人次,为群众提供服务200余人次,把牢了入甬关口。

董汶宙(市公安局巡<特>警支队作训处巡控指导科科长):他每天奋战在防疫通道管控的第一线,承担了大量实战业务和行政事务。他结合全市巡控业务,在全市56个高速出入口、5条国省道出入口、51条县级以下外市交互道路以及16条辖区内主要交互道路设置了应急处置执勤点位。作为巡(特)警支队驻市局疫情防控专班成员,他每日联络勤务调配,配合市局指挥部、治安支队、科信局等部门梳理管控点位数据、整理盘查数量、筛选管控对象等具体工作,为领导决策提供有效参考。

王坚(市公安局技侦支队海曙大队大队长):自疫情防控工作启动以来,他面对海曙疫情防控严峻形势,带领大队民警顶住压力、奋勇前行,全力以赴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他以“1.19天童寺”事件中感染人员为抓手,通过数据分析研判,排查出参与人员386名,为卫健疾控部门开展下步工作提供数据支撑。同时,带领大队数据研判专岗全面分析梳理出密切接触者883名、“二代”病例密切接触者409名,“精确制导”疾控部门部署集中隔离医学观察、居家隔离。

高凯(市公安局网安支队九大队副大队长):在这场与时间赛跑、与疫情较量的阻击战中,他迎难而上,利用大数据先后对全市233名确诊、疑似病例及1128名密切接触者进行分析,为疫情重点人员管控提供重要数据支撑。尤其是在“1.19天童寺”专项任务中,发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精神,夜以继日、连续奋战,对参加祈福活动的人员和密切接触者进行数据分析,为人员管控、追踪疫情传播源头发挥了重要作用。

陈银华(市公安局机场分局副局长):他指挥候机楼远端布设核录卡点,共查控外省籍车辆1270余辆次、查控人员2900余人,组织警力对驻机场各单位开展涉疫情地区重点人员调查摸底工作,自1月22日以来,共指挥投入警力1120人次,协助机场集团公司、机场海关做好14.9万余人次进出港旅客体温检测、口岸检验,协助转移安置涉疫旅客243名。积极协助机场集团公司、机场海关做好17个进出港体温检测点旅客体温检测、筛查和疑似疫情人员大数据研判、安置隔离等工作,筑牢了机场安全屏障。

王营定(宁波市公安局行政审批处受理科科长):他把办事群众当亲人,把复工企业装心间,公开自己的私人手机号码,全天候接受群众和企业的咨询,一个月来累计为2000多人次提供各类咨询服务,被大家亲切称为“24小时服务在线”的热心哥。作为窗口党员先锋队队长,他主动请缨担起“安全员”“快递哥”的重任,深入企业实地了解情况,现场排查安全隐患,还与公安、交警等部门建立联动机制,开展上门送证助力企业复工复产服务。连日来,与同事加班加点为全市2000余家单位办理疫情防控车辆专用通行证等各类证件8538件,送证上门321家,有力保障了企业有序复工和疫情物资的运输。

陈远栋(宁波文化广场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党总支书记、董事长):他积极组织上百名员工担任志愿者,连夜制定方案,部署志愿服务工作。他带队下沉一线,默默值守门禁“关卡”、走访排查居民、宣传防疫知识;他急人所急,大雨天送餐送水、寒风中搭建帐篷,做好志愿者的“大后方”。他选择人口相对密集河西社区、菜场等志愿站点,几天下来,连续测量体温逾万人次,爬楼走访排查居民近千户,办理“通行证”上千份。同时,他想方设法筹备病毒防护、防雨、防寒等物资,帮助解决志愿者遇到的困难。

史鹏程(宁波交投公路营运管理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副董事长、总经理):他每天奔波在公司各条高速公路、服务区,现场指导防疫工作,拉紧拉密重要卡口防疫“阻击网”。他带领各部门通力协作,迅速配齐各类应急物资,保证一线岗位连续作业的防护安全。运用大数据云平台,最大限度对公司千余名员工及劳务外包人员外出史和病例接触史进行排查,实施员工每日健康情况报告动态管控。春运返程高峰,牢牢守住宁波33个高速路口、6对服务区,公司下辖各站点配合开展入甬车辆排查29.15万辆,日均1.94万辆,确保“不漏一车,不漏一人”。

李尔(海曙区口腔医院党支部委员、院长,区卫生健康局石碶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点团队负责人):2月4日晚还在医院值班的她接到通知,被派往海曙一处区级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点负责人,从此她就再也没有回过家。为了安全可控,她把每个细节都想在前面,建立起一整套环境消杀、防护安全等科学流程。头两天48小时,她加起来就睡了3个小时。她坚持秉持住的是“客人”,而不是“病人”的理念,对隔离人员耐心宽慰、悉心服务。“战‘疫’不停,我们还将坚守!”在她的带头引领下,海曙区口腔医院先后有4名医务人员进驻隔离点,其中党员就有3名。

王小菲(海曙区高桥镇高桥社区党总支书记、居委会主任):从大年初二至今,已连续工作20余天的王小菲带领着社工,几乎把家安在了社区。在疫情防控的第一阶段,她快速摸清社区内人员动态,紧急设计返甬居民线上问卷调查表,仅4个小时就收到了1600余份问卷回复。她以身作则,早上为了让社工多睡几分钟,她往往悄悄起来做好办公室消杀,再为大家提前煮好热粥。她注重挖掘党员群众志愿者力量共同参与抗疫,不少爱心人士被她的行动所感染,纷纷加入到志愿队伍中来,共同筑起了社区防疫的“防火墙”。

冯永法(海曙区石碶街道冯家村党委书记):面对严峻的外来输入风险,作为书记的他从大年初一开始就每天常驻村里,第一时间组织各支部书记动员党员群众高标准严要求推进“清楼”行动,对全村人员进行地毯式排查,组织网格长、出租房房东等给租户打电话,关心他们在外地的生活。 “既要从严防疫,也不能让他们孤单。”他安排3名村干部组建生活用品与菜品采购小组,为居家隔离人员提供充足的物资保障,他细致负责的精神也得到了外来居住人员的理解和支持。

刘文革(海曙区西门街道胜丰社区外来人口党支部书记):积极奋战在社区抗疫一线,利用自己比较了解社区外来人口在宁波的工作、生活等基本情况的优势,挨个给他们打电话、发微信,耐心劝说未返甬务工人员近期不要返回。同时对已返甬人员进行一一走访,劝说大家配合社区防疫工作,安心在家隔离观察。发动外来人口支部党员支援小区门岗,充足社区工作力量。自居家隔离制度落实后,自告奋勇承包3户居家医学观察14天的家庭生活垃圾清运和门前消杀工作,“虽然隔着防盗门,也要让居家医学观察居民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和小区居民的关心,增强战胜疫情的信心。”

钱草(海曙区市场监管局医疗器械监督管理科科长):不分昼夜“扎根”防疫物资保障护航一线,为保障口罩、额温枪、防护衣等防疫物资,他成功说服长城卫生材料厂负责人生产口罩,并连夜从江苏采购新设备,他协调克服交通运输、设备不匹配、服务器故障等多重困难,帮助仪器的购买、安装调试和正常运行,使工厂民用口罩日均产量从之前的几千跃至过万只,5天内首批口罩安全出厂,产量已突破20万只。他主动对接菲特医疗器械公司的医用防护服生产中的各项手续,鼓励公司购进新设备,帮助解决防护服生产注册审批中的各类事务和难题,力争短期内实现全省第二家、市首家医用防护服生产企业的诞生。

张涛琳(江北区白沙街道党工委委员):“哪里有困难,我就去哪里”。正月初三到岗后,勇挑重担,主动将责任最重的摸排筛查工作抗在肩上,连续几十天带领同事加班至深夜,第一时间啃下辖区4499户,10352人的“清零”排查工作,其中重点人群1247人,及时控制疫情扩散。第一时间协调社区一同安装封道围挡,连夜对大吉巷、贝家边等通道实施封闭管理。主动靠前服务,积极应对“三返”高峰,带领工作组全力保障文创港、大庆北路等市级重点项目复工申请,连续多日实地踏勘,帮助完善复工材料,保证项目按原计划准时复工。

余建海(江北区孔浦街道文竹社区党总支书记):年二十八至今连续在岗29天。针对社区无物业且基本为老年人的现状,他决策果断,主动组建党员志愿团队,仅用1个多小时完成任务分配、人员落实。他先锋示范,用脚步抢时间、抢进度,带领社区干部2天完成地毯式排摸,确保不漏户、不漏人。他每天步行近2万步,走遍社区每个卡口,不断用“沙哑”嗓音解释政策、耐心叮嘱;每天几十个点名电话,他不毫不厌烦,耐心安抚。他用坚守和真心诠释了一名基层书记的担当。

王国民(江北区庄桥街道洪家村党支部书记):疫情发生后,毅然回村抗击疫情,数过家门而不入。2月6日父亲过世,他强忍悲痛,说服亲友丧事从简,第二天几乎一夜未眠却坚持回村主持防疫工作。他带头冲锋在前,每天第一个到卡口检查、站岗,查看居家隔离人员情况,会商疫情防控对策,经常忙到深夜。他心系复工企业,牵头成立临时党小组,组织党员联户,提前完成全村人员外出及返村情况100%排摸,全力助推企业有力有序复工复产。

冯维烈(江北区慈城镇新华村党总支书记):全村外来人口近5000人,是本地村民的3倍,疫情防控难度高、压力大。重任面前,他丝毫没有退缩,从年三十开始就一直奔忙于村头巷尾。每天打上百个电话、跑10多公里、工作15个小时以上,带领5个人的村班子,仅用4天时间就完成5000名外来人口的排摸,跑出了防疫阻击战的“新华速度”。他第一时间关闭7个路口,一丝不苟带头守卡口、测体温,力保全村未出现一例重点人员失管漏管。

严巧玲(江北区文教街道北岸琴森社区党委书记):“90后”社区书记,面对疫情“大考”,毫不畏惧,带头冲锋。她第一时间联合物业、业委会,发动全体网格长线上线下宣传防疫知识、排查人员信息,号召网格党员、居民骨干带头参与防疫工作,扎紧群防群治防护网。她不畏风险,冲在一线,主动上门做好重点人员隔离工作,带领同事日夜动态排查,确保重点人员隔离到位、服务到家。近1个月连轴转,24小时都在线,每天接打上百个电话,喉咙痛得发不出声。“我不敢停下来,我生怕做得不够好”是她挂在嘴边的口头禅。

严培玲(镇海区人民医院全科医学科主任、区援助武汉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医疗组负责人):临时被派遣担任区内某集中医学观察点负责人后,她带领11名医护人员克服重重困难,调拨物资、制订制度、完善流程,短时间内将临时场地改造成符合防控要求的临时隔离病房。一天只吃一顿饭,几天几夜没合眼休息,最忙的时候一天打了400多个电话。当赶赴湖北支援的召令来临时,她又主动请缨,成为镇海区首位赴湖北支援的医生,并率先进入危重病区,成为宁波同批医疗队最先进入危重病房的女医生。

唐皓(市公安局镇海分局庄市派出所副所长):带领团队冲在第一线,全力做好路面小区管控、聚集人员处置、参与卡点执勤等工作。在防疫初期装备不够完备的情况下,他身先士卒,带领团队对34名需要集中隔离但不配合的人员进行现场处置,保证了辖区疫情防控工作稳步开展。面对庄市辖区123名居家隔离人员集中转运任务,他现场指挥并带队,仅用6个小时就全部转运至骆驼集中隔离点。

华其良(镇海区骆驼街道金华社区党总支书记、居委会主任):每天奋战在社区抗疫一线的时间超过12个小时,连续多日的高强度工作让去年刚动过大手术的身体扛不住了。2月2日起床后,他感到腹疼,但还是忍着疼痛坚持到防疫第一线。第二天更是腹疼难忍,最终在同事的百般劝说下就医检查,医生要求住院治疗。考虑到防疫形势严峻,他虽然办理了住院手续,但每次输液后,他都拔下针头重回工作岗位。为了不耽误工作,他甚至在办公室输液,单手看文件、统计信息。

郑松(镇海区蛟川街道<经济开发区>党工委书记、镇海经济开发区管委会主任):针对蛟川工业企业众多、复工形势严峻的现状,他充分发挥“领头羊”作用,以身作则冲在第一线,将全体党员干部拧成一股绳,督促街道上下以有力的行动落实疫情防控艰巨任务。综合研判、查找漏洞、处置落实......他带领全街道干部用责任筑起了一道保护蛟川人民的有力屏障。抗疫20余天,共组织排摸重点对象2590人,居家隔离202人,集中隔离86人,复工评估验收812家、总人数20476人。

胡荣章(镇海区发改局党委书记、局长):1.5万家企业、1200家规(限)上企业、近3万个体工商户、逾25万外来务工人员......面对产业大区复工复产的巨大压力,他带领团队关口前置、服务前移,在全市率先出台《企业复工管理办法》等文件,组建重点项目、重大工程复工“6+2”服务专班,建立健全三级审核流程,构建“54321”工作机制,全面细化防控保障和企业复工复产工作。截至2月15日,累计复工企业2565家,其中规上企业复工438家,复工率达到73%,全区企业、规上工业企业复工用户比例均列全市“第二”。

胡峰印(北仑区卫生健康局党委书记、局长):第一时间落实定点医疗救治医院,推动区域三个发热门诊和医疗急救有序运转,组建疫情防控应急小分队和区级医疗救治技术组,确保把最优的疾控和医疗资源投入到疫情防控一线。组织22名医护精英分三批驰援湖北,7名专家加入市级医疗救治专家组。创新推行“网上问诊”及“智能电话机器人”体温检测等医疗救治举措。每日坚持组织防控工作会商,研判疫情防控形势,谋划各项急重防疫措施,努力解决急救物资紧缺等困难。带领全区3500余名医护人员不分白昼黑夜冲锋在前,积极投身抗击疫情第一线。

刘建赫(北仑区交通运输局党委书记、局长):提前开始统筹部署交通运输系统防疫工作,每天统筹安排100余名同志在甬台温高速北仑口等7个点位开展24小时防疫监测。组织20余名驾驶员赴宁波南站开展疫区人员返甬接送,通过单通道运输,形成“闭环管控”,减少明显交叉感染风险。组织应急运力,全力协助区内各相关单位做好防疫物资的运输保障工作。推动落实交通运输行业企业复工复产审核和专项服务指导,截至目前已有250余家交通运输企业复工。

陈雪波(北仑区新碶街道凌霄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她统筹安排信息排查岗、防护宣传岗、隔离监护岗等岗位,制定《“家园守护”十条公约》,发动辖区156名居民党员、1000余名在职党员参与“守护家园”行动;她第一时间落实市委48小时完成人员排摸“清零”行动的决策部署,半天时间集结11家机关事业单位112名在职党员按时完成近20000户居民的信息排摸;她建立隔离居民一对一帮扶制度,在职党员和居家观察居民建立微信联系,每日了解身体状况、居家需求,在防疫一线用实际行动证明“我们的家园,我们共同守护”。

张芳芳(北仑区志愿者<义工>服务指导中心主任):主要负责全区志愿服务力量招募、调配、培训等,仅北仑高速口服务志愿者已累计招募450余名,服务时长超3000小时。全省首创抖音线上直播培训,目前已开展2场近2000余名骨干志愿者观看,受到广泛好评。自大年三十开始,她连续二十多天扑在一线,借助多方平台,从专业医护、网络舆论引导、心理疏导等等各方面安抚自我隔离的居民,从口罩、防护镜、手套、姜茶等由内及外为志愿者送上最大的保障。

夏峰(宁波东方电缆股份有限公司总裁):积极承担企业家的社会责任和使命,第一时间通过北仑区慈善总会定向捐赠300万元现金及救援物资,用于武汉市、宁波市的疫情防控及患病人员救治,并向北仑区捐赠负压急救车。他坚持企业防疫和复工两手抓,及时成立疫情防控领导小组,严格落实防控主体责任,积极做好复工前后各项工作。企业于2月11日正式复工,目前员工返岗率达50%,各项生产经营有序推进。

茹婷(鄞州人民医院医共体总院肝胆外科病区、新冠肺炎隔离病房护师):她主动报名参加鄞州人民医院隔离区工作,进入隔离区后,穿着厚重的防护服,严格执行护理操作,病人缺少家属陪伴,主动提供患者生活上的帮助,及时了解病人的心理状况,做好心理疏导。她对患者如亲人,每次留取痰液,病人咳痰困难时,她都不顾痰液咳出瞬间容易感染的高风险,近距离站在病人身边帮助扣肺,直至肺部深部的痰液咳出,从而确保每次检验的准确性。

郭狄娜(鄞州区第二医院医共体总院发热门诊主治医师):自1月21日起,她就在发热门诊24小时日夜连轴、持续作战。她一线战斗,忍病痛抗疫情。虽患有严重的腰椎滑脱、久坐就会腰痛腿麻,但她毫不犹豫开启日夜值守模式,不曾间断开展病人筛选工作,对可疑病人进行采样送检,每天至少接诊七八十个病人,高峰时甚至超过百人。她忘我工作、舍小家为大家。由于工作关系,整个春节都没有好好陪过孩子,她虽心有愧疚但却毫无怨言默默工作。

宋啸谷(市公安局鄞州分局巡特警大队副大队长):主要负责卡点管控、日常巡查等工作,为有效满足疫情防控需要,他结合各卡点、路段实际,科学制定专项工作方案。统筹安排全区24个派出所力量,派遣精兵强将24小时驻扎在全市9个高速卡口,全力做好车辆信息排查、人员身份核查、身体状况登记等工作。随着“三返”高峰到来,他根据各卡口车流量,科学调度警力,确保全部卡口人员配备到位、物资保障到位、责任落实到位、问题解决到位。

林燕(鄞州区百丈街道划船社区党委副书记、居委会主任):从去年腊月二十九连续工作至今,始终坚持带领社工、党员志愿者、保安等人员坚守疫情防控第一线。早在1月29日,将小区原来9个出入口保留仅剩1个入口2个出口,定点定人做好进出车辆排查和进出人员测温。在完成线上排摸后,她又带头挨家挨户“爬格子”进行地毯式排查,了解每一户居民的基本情况。她全面统筹市区街社四级近100人工作力量,结合综合示范区22家成员单位的力量,推出门岗守卫、排查登记等10大类志愿岗,实施铁桶计划保社区平安。

蔡艳峰(鄞州区大嵩新区开发建设服务中心副主任):自大年初二以来始终坚持奋战在防疫一线,积极开展清零行动,做到存量清、增量明。他积极发动辖区企业互帮互助为复工做充分准备,同时成立专班,组建5个复工工作网格,紧盯94家规上工业企业,采用白天抓疫情防控和复工指导、查验,晚上抓复工资料和通行证审核、发放,在保证疫情防控的前提下,抓好企业复工工作,实现规上企业复工率100%。

童云龙(奉化区卫生健康局党委书记、局长):自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开展以来,既当“指挥员”又当“战斗员”,不分昼夜奋战在“疫”线。以专业的防控理论知识,做好政府参谋、落实防控措施。在疫情防控战打响的短短20余天内,已组织三次阶段性区疫情风险评估报告,准确研判疫情、强化风险管控、建议科学到位、可操作性强,提升了全社会群防群控战胜疫情的信心和决心。

马旭辉(奉化区人民医院医共体重症医学科副主任):1月25日大年初一,得知医院有预报名去武汉前线抗疫,与家属商量后,第一时间报了名。2月8日元宵节晚十点,突然接到医院召集令,不假思索地报名请战。来不及与父母家人当面告别,只在微信群里发了条信息。作为奉化人民医院援鄂医疗队的队长表示:“一定不辱使命,完成任务,一个都不少地带队员们平安回家”!

袁义芸(奉化区尚田街道社会事务办主任):防控疫情以来主动放弃休息,从返尚人员摸排、数据核查、居家观察、监控预警、疫情报告等重点方面周密部署。为严控疫情,好几次半夜,她接到重点地区返尚人员回村消息,不顾深夜寒冷,立即去卡点接返尚人员至隔离点安置,等安置好已是凌晨,但她从不抱怨,第二天又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中。连续二十多天坚守防控一线工作,错过了爷爷的最后一面,也成为她最大遗憾。

王剑英(奉化区松岙镇五百岙村党支部书记):新冠疫情肺炎防疫防控工作开展以来,带头对五百岙展开地毯式排摸。自掏腰包通过各种渠道购买口罩1000个,与村委、联村干部一同上门挨家挨户无偿分发给村民。由于连续抗疫16日,2月10日晚7点左右,疲惫劳累,在巡查返回途中,连人带车从1米高路面掉入沟渠,导致身体受伤严重,目前住院观察。

缪亚春(奉化区红十字博爱志愿服务队队长):积极组织博爱服务队志愿者参与奉化党校医学观察点送餐和生活垃圾清理,自1月28日起,每天组织9人次,连续奋战13天,直到观察隔离人员全部解除。每天坚持在医学观察点到岗或到岗查看队员值守情况,并负责大田小区值守人员的后勤补充,已连续坚持一线奋战19天。

王晓群(余姚市妇幼保健院ICU副护士长、主管护师):1月26日下午,当收到医院需要抽调一名护士支援武汉医疗队的通知时,“我专业对口,我上”。抵达武汉后,进驻武汉天佑医院新开设的病区和重症监护室。护理人员轮班工作4个小时,在全身严密防护情况下,4小时内不能吃东西,不能喝水,不能出来。而且,除了日常的护理工作之外,还得负责照料病人的生活起居。她积极发挥自身专长,全力以赴做好护理等各项工作。

钱文君(宁波普力丝日化制造有限公司董事长):积极响应中央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号召,大年初二就紧急召回员工,停止其他所有订单,开足马力生产消毒液。他带头组建党员突击队,号召党员冲锋在前、加班加点,全力确保疫情防控所需消毒液的生产供应,使日均产量达到60吨左右。目前,公司已向宁波市卫健委捐赠消毒液600箱;向余姚市人民医院等单位捐赠消毒液近7000瓶;向上虞区捐赠消毒液600箱,得到新华社经济频道、浙江新闻频道等广泛报道。

郑建江(余姚市凤山街道五星村党总支书记):第一时间召开疫情防控部署会议,成立疫情防控工作小组,动员全民参与防控。他带头落实24小时值班轮岗,严防死守,全面保障村民健康安全,时时关注外来人员动态,做到家家到、户户查,不漏一户、不落一人。当有村民需要居家观察时,他挨家挨户做好思想工作,每天过问观察对象的生活保障。当村面临防疫物资口罩、消毒水等重要物资短缺时,他马上联系村商会,筹集到6000多只口罩、2000多瓶酒精和消毒药水,争取给每户村民基本的防控保障。

王哲鑫(余姚市临山镇社会事务办主任):加班至深夜的工作状态是家常便饭。他的战“疫”生活可概括为“三多一少”。一是电话多,手机、座机、值班电话“连番轰炸”,一天接听上百个电话是常态;二是信息多,他每天要关注工作群随时出现的新信息,做好传达和核实工作;三是事务多,疫情监测研判、防控技术指导、群防群控落实,排摸对象随访、医护人员防护等。每天早上6点多就要出门,深夜回到家里,累得倒头就睡。而他的妻子作为医务人员,也在抗击疫情的第一线战斗着。

鲍钰颖(高铁余姚北站疫情防控志愿者):她是杭州师范大学钱江学院护理专业的一名大四学生。得知余姚团市委招募疫情防控志愿者的消息后,她第一时间报了名,主动要求前往疫情监测和防控岗位增援,为一线疫情防控出力,连续两批次参与高铁余姚北站测温志愿服务。而此时她的父母也在奋战在抗疫前线。她的父亲是余姚市人民医院发热门诊的医生,因为接诊了该市第一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病人,于1月22日被隔离观察,过年都没回家。妈妈是余姚市极速救援队的副队长,平时热心公益活动,此次也报名参加了疫情防控志愿活动。

励立丰(慈溪市商务局党委书记、局长):作为市场供应保障组组长、服务业复工组组长,全力做好民生物资保障和企业复工复产。指导大型商超确保防疫安全,增加紧缺商品调运,保障市场供应跟得上、不脱销、不断档。最早出台民生物资运输车辆通行、保供单位员工凭证出入以及“网上订购、卡点自提”等相关制度。精准采购助防疫,已成功采购口罩70余万只、红外线测温仪2000余台。按商务部要求,连夜协调,顺利把14080台防疫急需的喷雾器送往武汉。在短短10天时间内,帮助本地一家企业采购10条口罩生产线,达产后日产口罩50万只以上。

何升吉(慈溪市观海卫镇党委副书记):带领镇防疫指挥部成员、各专业力量和各村工作人员到全镇巡察勘定各村的卡哨地点,提前为战“疫”作动员和准备。组织3000余名各级各类志愿者,逐村安排,指导各村设置“疫情防控卡口”192处,督促各村严格落实24小时值班值守,严格排查劝返外来车辆及行人,共登记进出人员4364人次。牵头负责三个镇级集中隔离点的日常管控与人员转运工作。特别是在“1.19天童寺事件”中,连夜召集力量,顶着风寒将分散在20余个村(社区)的密切接触者转运至镇级集中隔离点。

宋华忠(慈溪市周巷镇万安庄村党委书记):第一时间组织成立以“村干部+党员”为主的村疫情防控志愿队,封闭全部次要道路,对村主要通道实行24小时全天候把控。一名有重点地区居住史的病例确诊后,他带头劝说18名密切接触者到隔离点集中隔离,及时做好全村消杀工作。带头走访开展人口排摸,电话通知776户本村人口无特殊情况一律不得外出,887户外来人口短期不要回村。发放《告村民书》、张贴宣传标语等,营造人人重视,人人防控、家喻户晓浓厚氛围。

陈建峰(慈溪市公安局巡特警大队副大队长、二中队中队长<兼>):主要负责慈溪市三个主要卡点的工作,并作为掌起卡点的直接责任人,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既当指挥员又当战斗员,不仅协调好各卡点的勤务工作,还每天战斗在设卡检查的第一线,积极协调各单位参战人员,科学合理安排勤务,加强安全防护和规范培训,形成梯队式警力不间断保持高强度战力,不折不扣的完成核查任务。截至目前,各卡点共检查车辆40905辆次,核查91333人次,劝返达3046人次,为守住入慈大门做出贡献。

姚云珠(慈溪市公路管理段党总支委员、副段长,援鄂医护人员家属志愿帮帮团成员):看到浙江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发起“抗击疫情,我们在行动”捐款活动后,毫不犹豫将1万元慈溪市首届道德模范奖励金捐给基金会。在物资紧张的情况下,率先行动购买1万只口罩,用于交通一线执勤人员防疫和向社会爱心捐赠。她带头多次参加交通系统高铁站一线卡口24小时执勤,还带领一家三口共同参与社区卡口值守。第一时间为结对帮扶的援鄂医护人员家属送去温暖,用爱心跑赢疫情。

李乃江(宁海县卫生健康局党委书记、局长):在疫情防控阻击战打响后,他铁肩担使命,奋勇抗疫情,义无反顾全身心地投入到战“疫”中。他敏锐研判,率先在全市卫健系统部署启动疫情防控工作,第一时间做好县委县政府决策参谋。他靠前指挥,连续30天日夜奋战在一线,第一时间会商,第一时间研判,第一时间调度,以最快的速度换得最优的先机。他科学防控,创新发热门诊分流工作法,招募社会医务志愿者,协同形成联防联控、群防群控,切实把疫情扩散遏制在可控范围。

王宗义(宁海县第一医院感染科主任):作为科室主任,面对未知病毒,他毅然带队首批进驻隔离病房,以身作则坚守21天独自挑起120人次咽拭子采样工作,陪护确诊患者检查18人次。他运筹帷幄,召集专家会诊200余人次,成功治愈1例确诊病患。他关爱下属,非典、禽流感及新冠肺炎来袭,次次冲在前,回回挑重担,总是把工作留给自己,把休息让给下属,他是支部同志公认的好党员、科室同事公认的好主任。

张帆(宁海传媒集团新闻采访部记者):她是防疫一线的新闻战士,从年三十到现在,始终奔波在抗疫一线,哪里有防疫故事,哪里就有她的身影。为了采访68岁的“护士奶奶”,她来到宁海海拔最高的交通卡口;为了真实反映防疫现场,她冒着危险走进隔离区;为了了解外来务工人员的复工路,她带领团队蹲守动车站、高速路,走到外来务工人员中间,走进志愿者群体,连续发回深度报道几十篇。

高翼飞(宁海县西店镇樟树村党支部书记):他带领党员群众,冲在一线,干在实处。扎实践行“三层四色”管理,实现房东、网格员、村巡逻队三层联动,张贴红、黄、绿、白四色铭牌204张,精准管理返程人员450余名;依托村企结对组建“红色代跑员”,为隔离人员送书上门、送菜到户;联同新西店人临时党支部,做好思想引领,主动询问需求,及时解答困惑;督促辖区企业严格制定疫情防控方案,提前做好返岗人员排查登记,帮助企业复工6家。

鲍薇(宁海县第一注塑模具有限公司总经理):她灵活应用6S管理法,从细节入手守牢疫情防控关,带领公司成为全县3家最早复工的试点企业之一。倡导实施错时上班,为拼车困难员工提供上班交通,落实专人对员工到厂车辆、进厂员工的鞋底进行消毒,开展线上员工身体状况每日汇总;安排有医学背景的专业人员管理食堂,做到单人单桌、间隔3米、专人监督,实行分批科学就餐,严把每个环节。同时,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向坚守在民生服务岗位的工作人员捐赠防护口罩16000只,帮助指导30余家模具企业复工复产。

练祥(象山县第一人民医院医疗健康集团感染科主任):自集团1月21日开放24小时发热门诊以来,他20余天连续作战,手机时刻保持畅通,一有情况就火速参与救治病患。发热门诊开放及诊区调整、负压病房启动、感染科病房调整、发热留观病房设置、上岗人员及后备人员培训等每一重要环节,他从未松懈过;病人的诊治与分流、会诊、病历讨论、治疗方案调整等每一个关键时刻,他从未缺席过。短短二十多天,他负责的发热门诊累计接诊病患2295人次。作为全县疫情防控医疗救治专家组组长,24小时连轴转已成为了工作常态。

屠海伦(象山县丹东街道党工委委员、纪工委书记):他主动“请战”负责县级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点日常管理保障工作。考虑到家人的担忧,他留下一句“最近都在单位值班”,第二天便奔赴隔离医学观察点。他带领10名街道机关干部3班倒24小时执勤,4天接待116名重点地区来象或返象人员及密接人员入驻,微信运动日均步数2.5万步以上,日均解决人员管控、物资保障、心理疏导等问题70余个。结束观察点工作后,他又一头扎进街道防疫巡查、联企复工等任务中。他说:“只有‘大家’安定了,才有‘小家’的幸福快乐”。

林雪娟(象山县石浦镇副镇长):带领专班同志、镇机关干部、党员志愿者等始终冲在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第一线,“白+黑”“连轴转”近一月,累计排查人员7300余人、集中医学隔离127人、居家医学隔离253人、居家健康观察50人。工作期间,她平均每日接听近两百个电话,以至于喉咙嘶哑、睡眠严重不足,在外读书回家的儿子至今没有吃上一顿妈妈做的饭。她说“我是全镇防疫专班的组长,我不上谁上”。

方芳(象山县丹西街道丹瀛社区居委会主任):组织发动社区党员、网格员和志愿者投入一线防控工作,设置27个卡点岗亭,带领执勤人员日夜轮班站岗,尽心尽责为居民守好“家门”。开展“清零”行动,排查楼道400多个,她自己上门排摸的楼道就有100多个。1月26日下午,当她获知社区内有一户重点地区返象人员时,她第一时间赶赴返象人员所在小区,苦口婆心地花了三个多小时,才做通一家5口人的思想工作,最终将他们送往了集中隔离区。

楼敏华(象山县疫情防控专班应急处置组卡口查控负责人,象山县道路运输管理所运输管理科科长):负责全县各交通卡口应急处置工作。二十多天来,他迅速及时向全县各卡点安排部署查控任务,指导卡点执勤人员逐一登记排查进出车辆和人员信息,每日收集汇总情况并和应急处置组同事综合分析研判,确保突发状况快速有效处置。在此期间,他每日工作18个小时以上,分析研判各类异常情况人员1586人次,审核发放各类保障物资车辆通行证329份,筑牢全县第一道安全防线。

应增荣(宁波杭州湾新区庵东镇党委副书记):第一时间到岗到位,连续工作近一个月,每天工作10小时以上,指导镇域单位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每天奔波在23个村之间,现场指导基层防疫工作,精准掌握重点疫区人员情况、严格落实日报制度和对267人的居家隔离硬管控,坚决切断传染源。曾经学医的他,当好领导参谋,1月29日大胆实施镇域片区的封闭式管理,指导各村合理设置防控检测点,严格落实“两查两问”工作机制,每天巡查督导,做到不漏不放一个隐患。

谢贺卿(宁波杭州湾新区经济发展局<生态环境局、统计局>工业科副科长):连续工作20多天,服务新区556家工业企业做好疫情防控,助力新区企业快速复工复产。根据防控工作要求,对节后返回新区的员工甄别统计,落实好306家企业宿舍隔离点的管理工作,重点管控对象19人。协助公安等部门做好卡口管控,保障企业员工、特种车辆正常通行。

史朝阳(宁波保税区物业管理有限公司部门经理):担负保税区五个生活小区疫情防控工作总联络的重任,从大年初二开始就坚持每天到岗,一天工作15个小时是家常便饭,有时甚至加班至凌晨4点。他冲锋在前,不怕吃苦,连续作战,全力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截至目前,保税区“三复”员工已达万余人,无新冠病例,园区整体平安稳定。

张波(宁波大榭开发区交通港口局港政处干部):主动加入返榭旅客转运工作组,自1月31日接到紧急命令,他第一时间安顿好家中两个年龄尚小的孩子,连夜赶赴宁波南站开展返榭旅客转运工作,在这个岗位上已足足驻守19个日夜,平均每天工作长达15小时以上,累计完成摸排返榭旅客信息1800余条。

陆涛涛(宁波国家高新区公共卫生管理服务中心主任):从疫情起始,他就连轴值守,深入一线疫点开展流行病调查、疑似病例转运、密切接触者隔离、疫点消杀指导等工作。疫情面前,他是锐意进取的“实干者”。疫情防控工作是辛苦的,为了与时间赛跑,落实防控的“天罗地网”,他真正做到了顾大家、舍小家,放弃陪伴年幼的孩子,全程坚守在岗位,有时连饭也顾不得上吃,可是他依然无怨无悔。

俞军辉(宁波国家高新区梅墟街道梅墟社区党总支书记、居委会主任):从领受防控疫情任务开始,他就把自己“铆”在了梅墟社区的岗位上。他迅速制定地毯式排摸方案,分组逐一上门采集信息,确保不漏一户、不漏一人,为后期疫情防控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主动及时做好居家隔离人员、返甬人员和部分居民劝导和情绪安抚,多次上门入户耐心疏导和解释,常常在半夜接到居民电话,一直耐心劝慰直至居民知悉理解。

林美君(东钱湖旅游度假区东钱湖镇钱湖人家社区党总支书记):坚持把社区居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首位、护在身后,通过把好进出口、管好重点人、用好小喇叭等办法,有力落实疫情防控措施;“清零行动”中,她带领全体社区工作者,以社区网格划分为基础兵分16路, 1天半内完成全部清零任务;每日带头走访各楼层相关重点人员,为逾50户居家观察家庭提供生活服务;对于租住在小区的重点地区未回人员,她每日电话随访,反复耐心劝导他们尽可能延迟返回;她创意提出“福”字封条,让防疫工作更显温情。

韩阳龙(中国移动宁波分公司慈溪分公司项目经理):将自家40亩地里成熟的20万斤青菜捐赠给乡镇社区、居家隔离人员、养老机构和奋战在一线的医护人员。他作为一名党员,尽己所能,帮助缓解当地生活物资的供应压力,勇于承担责任、超越自我,践行企业社会责任,身体力行传递正能量,用爱心温暖整个社会,受到了《人民邮电》、《宁波日报》、《宁波晚报》等各类主流媒体,《中国文明网》、中国移动微博、通信头条等各类新媒体的宣传报道。

来源:宁波组工

品牌
第一测试
直播宁波 航拍宁波
宁聚 心理健康
广电
直播 点播
动态 主持
集团 广告
新闻
宁波 国内
V观 图片
时评 专题

网站简介|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招贤纳士| 用户协议| 联系我们| 广告合作| 帮助中心| 电视台邮箱| 电台邮箱

浙ICP备12005551号-2 网上视听传播许可证 1103013 2 公安机关备案号 3302030200073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33120180003

版权所有 宁波宁聚传媒科技有限公司 2002-2016 nbtv.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