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广电网首页

你听 斫木声中的匠心

2019-05-02 07:18:23 编辑:张灿毅

"胡建能"

十多平方米的工作间,

一柄刻刀,一个木槌,

伴着淡淡的樟木香,

这是胡建能的雕刻时光。

从下料、构思、做粗胚到调整、修光、打磨,在胡建能的一双巧手下,不到3个小时,宁聚吉祥物“汤圆宝”,便从图纸走向了现实。呆萌的眼睛,配上弧度完美的微笑,胖嘟嘟的小手,捏着一枝桂花......亲爱的聚宝们,“独木圆雕”版“汤圆宝”,大家还认识吗?

微信图片_20190430171130

“独木圆雕”版“汤圆宝” 设计制作者:胡建能

胡建能的老家在宁海,七八岁起,他就跟着爷爷学起了圆雕工艺。不同于平面的浮雕,圆雕又称立体雕,要求雕刻者从前、后、左、右、上、中、下全方位进行雕刻。天赋加上钻研,胡建能年纪轻轻,就凭着一身好手艺,在地方上有了些名气。

28元邮寄费 改变了他的命运

QQ截图20190430171244

1979年,一则杂志上的消息,引起了胡建能的注意。杂志上印着,1980年全国第二届青年美展要在北京举办,跃跃欲试的他,便设计了一个作品,取名“放牧间隙”,准备邮寄到北京。“当时的寄费,我记得是28元,但是我那时候工资只有22元。”就是这耗费胡建能一个多月工资的邮寄费,给了他一次改变命运的机会。作为唯一一个非专业的农民作者,胡建能成功将自己的作品送进了第二届全国青年美展。

一万多公里外的作品 “人生四重奏”

QQ截图20190430171330

由于圆雕手艺出众,1985年,胡建能被派驻加拿大工作,负责设计中西式家具及雕刻。当时,几十加币的一通电话,一个月才能送达的信件,让刚成家却远离故土的胡建能,无处排解心中的孤独。受当地抽象艺术的感染,他拿起了刻刀,将心中那跨越一万多公里的思乡情,化作了自己手中的抽象作品“人生四重奏”。用他自己的话说,这是一个结合传统手工工艺和西方抽象艺术的造型。

3根敲棒打穿 才叫醒的“红楼梦”

QQ截图20190430171429

自胡建能学成圆雕技艺以来,心中一直有个“红楼梦”,他想要用自己的刻刀,让《红楼梦》中的人物立起来,立在他的面前。虽然胡建能从小熟读《红楼梦》原著,就连它的连环画、电视剧画面都烂熟于心,但真正雕刻人物的时候,还是需针对每个人物的表情、性格特点和行为习惯,再去原著中仔细揣摩一番。再加上,独木圆雕是立体化地表现人物,做起来费时又费力。“做得多的时候,这个手指都是弯的,两个手都是老茧。”胡建能告诉记者,为了构建自己的“大观园”,6厘米厚的敲棒,他足足打穿了3根。要知道,对于一般的木雕师傅而言,一根敲棒足够用一生。经过十多年的努力,胡建能终于完成了红楼人物的雕刻,虽然作品比真人稍小一点,但个个栩栩如生。“我最好的十几年,都奉献给雕这个红楼梦人物了。”

林黛玉“自拍” 传统工艺的传承与创新

QQ截图20190430171526

在传统木雕创作之余,胡建能也赶起了新潮。在他的脑洞大开下,一个个结合时代主题和现代美术观念的创新作品出现了。带自拍杆的“黛玉葬花”,你见过吗?“一直在黛玉葬花,葬花,一直是老的这种想法,那我就试试看怎么样,后来看起来,反映还是比较好的,咦,林黛玉还有自拍,我说穿越一下吧。”谈起自己的新作,胡建能像孩子一样得意地笑起来。

所谓工匠精神 不过一个“痴”字罢了

QQ截图20190430171732

沉醉雕刻40多年,胡建能技法炉火纯青,也获誉全国。“首先要喜欢,喜欢了才会去坚持,坚持了以后才会做得好。”所谓工匠精神,莫过于一个“痴”字。这,便是胡建能对工匠精神的解读。 (记者 张灿毅 徐佳艳)

品牌
第一测试
直播宁波 航拍宁波
宁聚 心理健康
广电
直播 点播
动态 主持
集团 广告
新闻
宁波 国内
V观 图片
时评 专题

网站简介|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招贤纳士| 用户协议| 联系我们| 广告合作| 帮助中心| 电视台邮箱| 电台邮箱

浙ICP备12005551号-2 网上视听传播许可证 1103013 2 公安机关备案号 3302030200073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33120180003

版权所有 宁波宁聚传媒科技有限公司 2002-2016 nbtv.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