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广电网首页

春光春色配春笋 横街的“大雷黄泥拱”上市了!

2020-04-03 07:38:22 编辑:丁梦莹

微信图片_20200403073243

大竹海茂盛的竹林 记者 郑凯侠 摄

疫情逐渐缓解,挡不住的春色春光成为这个季节的主色调。最近一段时间,关于毛笋的消息又在朋友圈里开始刷屏。

毛笋在宁波很受欢迎,吃起来口感很好,又脆又嫩,营养也很丰富,再加上只有特定时节才有,所以显得更加珍贵,其中横街的“大雷黄泥拱”最引人注目。记者从海曙区横街镇政府了解到,目前,横街毛笋已经开始上市,虽然数量不多,但已经吸引了不少挖笋吃笋的游客。

微信图片_20200403073245


大雷村村民出售新上市的毛笋 通讯员供图

产量比往年高出四成

横街镇是宁波重要的毛竹产地,有竹林近5万亩,是全国单片竹林面积最大的乡镇,被称为“中国竹笋之乡”。特别是横街大雷村的黄泥地松软潮润、土质肥沃,在这样的泥土中长出来的笋自然是极好的。

日前,记者到横街以笋出名的大雷村进行了走访,大老远就看到路边有卖笋的人在叫卖,这些笋个头都很大,泥土都是湿的,一看就知道刚挖出来不久。

“今年是大年,所以笋多,但是质量一点也不比往年差。每根笋都有七八斤重,不管怎么吃味道都好。”笋农汪师傅告诉记者。

浙东大竹海景区负责人汪宏良是土生土长的大雷村人,他说今年的笋产量要比往年高40%。虽然产量高了, 但是品质一点也不差。他曾去山上挖了几次,品尝了一下,发现今年的笋味道更好。

怎么判断笋的品质呢?汪宏良进一步解释道,看笋好不好,首先要看竹子好不好。竹叶繁茂的竹子,繁衍出来的竹笋一定好。尽管雨后春笋漫山遍野,但不是所有的笋都要挖掉,一些竹龄超过5年的竹子,繁衍出来的竹笋就不能挖。因为5年以上的竹子老了,就要砍掉,每年的毛笋务必要留着一些长成竹子。

微信图片_20200403073240

今年的笋又多又好 通讯员供图

笋中上品“黄泥拱” 远近闻名

汪宏良告诉记者,早在一周前,他们就迎来了一拨又一拨前来挖笋游玩的人。

汪宏良向记者展示了什么才是真正的“黄泥拱”,笋中的上品。“这根笋须头黄、根脚白,身体胖、笋壳薄,绝对是好笋!”他特别强调,笋并不是越“胖”越好,要身形稍苗条,根节要长,3厘米左右为佳,“这样的笋出笋率只有10%,是我们大雷人的最爱。”

俗话说:“尝鲜无不道春笋。”大雷人对笋的叫法有很多讲究,冬季埋在土里的毛竹嫩茎叫冬笋,3月份左右挖出来的笋叫春笋,清明前后的笋叫毛笋,而立夏以后的笋叫过头毛笋。春笋生长的前阶段完全在地下,春风吹起,经过阳光雨露的滋润,笋尖破土而出就成了“黄泥拱”,是横街众多笋中的精华。

寻找“黄泥拱”对外行人来说是一件很难的事,但对笋农来讲,就容易得多。汪宏良说,凭多年与竹子打交道的经验,他能在第一时间找到这些隐藏在黄土中的美味:扒开泥土,顺着笋头的方向找到根部,用锄头连根撬起。大雷村村民世世代代以竹谋生,以笋供食,竹笋早已成为他们生活的一部分,鲜脆爽口的春笋,是大自然慷慨的馈赠。

新鲜的“黄泥拱”,吃起来口感松脆,带着一丝清甜,因而远近闻名。除了大雷村出产的笋,当地人告诉记者,海拔更高的爱岭村(又名石岭村)的笋,质量比大雷村的有过之而无不及。

爱岭村(又名石岭村)位于四明山脉,是海曙区横街镇海拔最高的一个村。或许正是因为海拔高、山路远,这里成了一片远离尘世的净土。当“大雷黄泥拱”快要落市时,爱岭村的拔节毛笋便上市了,又是另一种不输于“大雷黄泥拱”的笋中精品。

微信图片_20200403073248

村民在处理刚刚挖出来的毛笋 通讯员供图

笋价和去年差不多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今年虽然是大年,但是笋价和去年差不多。“品相好一点的10多元一斤,差一点的要五六元。”一名笋农告诉记者。

71岁的笋农翁国定说,他们家的笋今年产量有些低,本来担心价格太低影响收入,但看到这个价格,心里还是很开心。

目前,大雷村有竹子10000亩,已经成为村民的重要收入来源。这几天,大雷村党总支书记汪斌到山上看了看,发现毛笋产量日增,估算一下,今年的产量可达数百万斤。

汪宏良告诉记者,作为土生土长的大雷人,他正在想办法把乡亲们手里的毛笋卖出去。他们现在正加班加点做油焖笋、烤笋等,然后通过线上销售,每天订单都排得满满的。同时,积极联系外贸渠道,目前已联系了四五家外贸企业。另外,把乡亲们手中的毛笋收过来,通过古法保鲜技术,可以保存一年左右。

微信图片_20200403073246

美女主播直播卖笋 通讯员供图

贴心帮笋农找销路

横街镇政府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近几年来,“竹农下山”文旅节已成为该镇的一张文化名片。作为远近闻名的竹乡,横街竹笋年产量可达1.2万吨。今年,由于受疫情影响,横街镇同期的游客锐减,竹农产品滞销。为此,他们立足新的起点,创新办节模式,将推出活动主题为“情暖竹乡,云上品鲜”的“线上文旅节”。

届时,镇里将通过“线上文旅推广、线下物流配送”等方式,对竹乡文化以及竹农产品销售进行以网络为主的文旅相关活动。

活动将结合公益、音乐、云上游等方式,将竹乡的人情味、风土味通过网络传达给大众。结合微信微博社交媒体、短视频、直播等方式扩大宣传力度,从而打通线上销售渠道。

据了解,本次活动于今天起在线上线下同步推进,更多的精彩内容不容错过。

记者:边城雨

来源:宁波晚报

1_1f90dc1393a144f38a601b31f22e9ee8

(广告)

品牌
第一测试
直播宁波 航拍宁波
宁聚 心理健康
广电
直播 点播
动态 主持
集团 广告
新闻
宁波 国内
V观 图片
时评 专题

网站简介|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招贤纳士| 用户协议| 联系我们| 广告合作| 帮助中心| 电视台邮箱| 电台邮箱

浙ICP备12005551号-2 网上视听传播许可证 1103013 2 公安机关备案号 3302030200073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33120180003

版权所有 宁波宁聚传媒科技有限公司 2002-2016 nbtv.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