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广电网首页

创新帮扶品牌 共享发展经验!光明日报两个版推介宁波延边做好做实扶贫协作“深一度”

2020-10-09 11:09:15 编辑:周雅雅

一边是江南水乡,一边是边陲之城,扶贫协作将宁波和吉林延边两个地方紧紧连在了一起。2017年,宁波市启动对吉林省延边州的对口帮扶。今天(10月9日),光明日报用整整两个版报道了两地三年来做好做实扶贫协作工作,共享发展经验。一起来看看↓

创新帮扶品牌 共享发展经验

——宁波延边做好做实扶贫协作“深一度”

在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高楼林立的南部商务区,一条颇有地域特色的街区显得格外不同。这条街区的商户来自宁波结对帮扶地区,他们把1600余平方米的场地打造成为集特色农副产品、旅游线路、非物质文化遗产等业态于一体的特色商业扶贫街区。这里还有个诗意的名字——山丘市集。

4500公斤延边大米、5.8万元销售额——这是3月31日,山丘市集联合媒体开展首次网络直播的数据;直播3小时、销售3500多单——这是5月8日,山丘市集消费扶贫直播间开播首日的“战果”。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宁波各界不断释放消费能量,助力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扶贫商户复工和扶贫产品销售。

一边是江南水乡,一边是边陲之城,扶贫协作将这两个地方紧紧连在了一起。2017年,宁波市启动对吉林省延边州的对口帮扶。3年多来,宁波在产业、科技、人才、消费、旅游等领域多点开花,累计向延边投入财政援建资金8.77亿元,实施援建项目244个,惠及贫困人口7.46万人次。

近期,宁波市奉化区援建的安图县永富村蓝莓基地迎来了丰收。资料图片

1、东海岸,带着扶贫“锦囊”出发

执教10年,让宁波市李惠利中学数学教师冯丹阳难忘的,仍是6个月的支教生涯。2018年冬,冯丹阳作为帮扶工作队的成员来到延边州汪清县第四中学。在这里,她努力开阔学生视野,将先进的教育理念融入日常教学中;她还牵线宁波企业,给孩子们定制专属校服,学生们统一的着装成为学校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前段时间,全国道德模范、宁波市象山县畜牧兽医总站站长陈淑芳忙得团团转。运到延边州龙井市的一批浙东大白鹅患上了一种罕见的“痛风病”。为解决这一问题,作为技术带头人,她带着专家团队辗转2500公里,手把手地为当地贫困养殖户提供专业指导。

延边州安图县于2012年被定为国家级贫困县,是吉林省东部片区脱贫攻坚主战场之一。如何持续激发脱贫内生动力,成了摆在宁波市赴延边州挂职干部、安图县扶贫办副主任陈杰面前的头等大事。2018年,“鼓励自主脱贫九条措施”和“推行因户设岗九条意见”出台,对农业生产、家畜养殖、庭院经济、劳务输出等予以奖补,并全面推出公益性岗位,极大地调动了贫困户脱贫积极性和创造性。2020年4月,安图正式脱贫摘帽。

宁波市象山县畜牧兽医总站站长陈淑芳(左)向延边州龙井市养殖户传授浙东大白鹅的养殖技术。郑丹凤摄

扶贫先扶志。一个全新模式的爱心超市在和龙市西城镇金达莱村和龙井市东盛涌镇勇成村试点运行。超市运用积分激励措施,村民们通过志愿服务、参与评选等活动获得积分,积分可以用来兑换超市里的生活用品。如今,这一模式在延边州全州8个县(市)推广,建立爱心超市551家,受益贫困户1.76万户,受益贫困人口3.27万人次。

“智力支撑、技术保障、政策创新,我们的扶贫干部都是带着‘锦囊妙计’离开宁波的。”宁波市对口支援和区域合作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这支队伍是扶贫扶志“亲友团”,各显其能出实招;是脱贫攻坚“尖刀连”,集聚合力办实事。

2019年,宁波市专门成立对口支援和区域合作局作为东西部扶贫协作牵头指挥部门,充分发挥协调作用,集中力量落实扶贫项目。2020年,宁波市又增设支援合作促进中心,联合浙江万里学院成立反贫困研究院,助力脱贫攻坚。

9月16日,2020年吉林省-浙江省跨区域科技创新合作大会在延边州珲春市召开。会议致力于在海洋经济、现代农业、电子商务等领域促进两省资本、人才、技术等创新要素跨区域流动。

就在几年前,宁波已经统筹各方力量,充分发挥海洋经济先行优势,从推动宁波舟山港与珲春市共建国际物流公司,到助推建立珲春经俄罗斯扎鲁比诺至宁波的内贸外运航线,一步一个脚印地帮助延边变“望海兴叹”为“借海发展”。

2020年以来,宁波市共组织501名专业技术人才奔赴延边州,实施技术创新76项,并协助330名延边技术人员赴宁波进修学习,提高了延边教育、医疗、农技等专业水平。

图为工人在延边州汪清县桃源小木耳产业园的大棚里采摘黑木耳。谢挺摄

2、长白山下,做好县域特色产业文章

“我们村的蓝莓基地采摘已经结束,共收获了3万多公斤蓝莓,预计村民收入达20万元。”安图县万宝镇永富村蓝莓基地负责人孟祥生说。

永富村蓝莓基地占地50亩,是2018年宁波市奉化区萧王庙街道的帮扶援建项目。而今,小蓝莓不仅助力当地贫困户实现家门口就业,还拓宽了增收渠道,成为村民脱贫的“致富果”。陈杰介绍,安图县有良好的土壤种植条件,出产的蓝莓果实饱满、口感香甜,一上市就被果干厂、果酱厂、酒厂收购,供不应求。“今年整个县种植面积约391公顷,年产大概在500吨。”

不仅是蓝莓,宁波帮扶工作队立足延边自然资源和产业基础,积极扶持当地发展特色产业。位于长白山东麓的和龙市八家子镇,有种植桑黄的天然优势。宁波投入5900万元帮扶资金,在该镇建设大规模的人工桑黄种植基地,成功带动全镇贫困户全部实现自主脱贫。

开对“药方子”、拔掉“穷根子”。宁波坚持援建项目与当地既有基础产业精准绑定、援建资金与当地各方利益主体精准绑定、扶贫项目效益与贫困人口增收精准绑定,并着力在“特”字上做文章,通过筛选特色农产品、壮大优势产业、突出产业园区建设,整体提升延边产业水平,为当地经济发展增添新动能。

如今,桑黄、杏鲍菇、黑木耳等产业逐渐成为延边发展的新增长点。安图宁波现代农业产业园内,已有不少浙资企业落户并投入试生产,龙井象山白鹅养殖示范园也初显规模。

扶贫协作做实做好还需“深一度”。近年来,宁波在产业链上下功夫,形成了由田间到餐桌的完整链条。宁波市北仑区为延边州汪清县黑木耳产业打造了“生产—仓储—销售”闭环服务;象山县、龙井市两地携手成立公司,采用“公司+农户”协作养殖方式,解决了农民销售问题;宁波市级层面全面推进扩大产销对接,协调相关部门开展扶贫企业和扶贫产品认定,举办“云”带货延边大米专场直播等活动,2020年以来已实现消费扶贫1.3亿元,带动贫困人口5839人增收。

为实现市场需求与供给的精准衔接,宁波市鄞州区把传统农业嵌入互联网,创新推出共享稻田。喜欢延边大米的宁波消费者,只要订下一块专属稻田,就能通过手机远程实时查看稻谷长势。现在共享稻田实现年销售收入1000万元,带动和龙市5500名贫困人口人均增收550元。

图为位于延边州汪清县天桥岭镇的菌包基地。涵真摄

3、海兰江畔,谱出旅游扶贫新乐章

走进和龙市光东村,浓郁的稻香弥漫在海兰江畔这座静谧的小村庄。通过走访调研,宁波帮扶工作队发现光东村不仅是个产稻大村,还是个“红色村庄”,留存不少革命遗迹。于是,一个乡村振兴样板村的规划逐渐浮现——借鉴宁波市横坎头村红色资源引领绿色发展的经验,制定振兴发展规划、增强产业发展动力、提升乡村治理水平。

边陲风光与朝鲜族风情是延边的一大特色。2018年,延边州提出“旅游兴州”战略。宁波市帮扶工作队主动融入服务,研究制定《宁波驻延帮扶工作队关于围绕中心助推“旅游兴州”战略专项工作计划》。二道白河镇冬季冰雪产业园项目、万宝镇民俗旅游扶贫项目、水南村民俗旅游扶贫项目等19个旅游扶贫帮扶项目在黑土地上依次落地。

图们市石岘镇水南村拥有百年历史和秀丽风光。借东西部扶贫协作东风,宁波市安排345万元援助资金建设水南村民俗旅游,深入挖掘民族文化底蕴。如今在这里,游客不仅可以体验打糕制作、辣白菜腌制,还能欣赏朝鲜族非遗文化传承人、民俗文化志愿者的精彩表演。

安图县万宝镇红旗村是个远近闻名的特色旅游村。助力村民增收,旅游产业进一步升级。宁波市奉化区滕头村拿出了自己在乡村旅游、村庄规划、企业管理等方面的经验,一对一帮扶红旗村开展各类知识培训,手把手教他们如何公司化运作旅游产业。

在龙井市琵岩山,宁波市投入援建资金2190万元建设了琵岩山现代农业示范基地,推进农业与旅游扶贫深度融合。该项目惠及725名贫困人口。

从“输血式”扶贫到“造血式”扶贫,宁波驻延边帮扶工作队落实了一批批特色扶贫项目,创新了一个个宁波帮扶品牌。延边州委常委、副州长,宁波驻延边帮扶工作队领队娄国闻说,延边已是“第二故乡”。

小木耳“四两拨千斤”

——宁波帮扶延边汪清变特色经济为支柱产业

“红太阳照边疆,青山绿水披霞光,长白山下果树成行,海兰江畔稻花香……”在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汪清县鸡冠乡木耳生产基地,绑在电线杆上的大喇叭里传出昂扬的歌声,嘎呀河从一旁流过。

“这环境没说的,木耳长得像样儿,干活儿的乡亲们高兴。”鸡冠乡岩兴食用菌专业合作社社长林岩说,如今,鸡冠乡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都通过木耳产业脱了贫,幸福的故事说也说不完。

汪清县是延边州典型的“老少边穷”地区,是国家级贫困县,也是吉林省深度贫困县。同时,这里也是我国木耳主产县之一。

2017年起,汪清县的黑木耳产业被选为宁波延边东西部扶贫协作、精准扶贫的主导产业。2018年,宁波驻延边帮扶工作队在大量调研的基础上,决定加大对黑木耳产业的帮扶力度。延边州委常委、副州长,宁波驻延边帮扶工作队领队娄国闻说:“援建项目要与当地既有产业相结合,才能发挥出‘四两拨千斤’的撬动作用,惠及更多贫困群众。”

作为鸡冠乡黑木耳产业的致富带头人,林岩对娄国闻的话有着深刻的体会:“我从2000年返乡创业就开始种植黑木耳。那时候就是小作坊,人工拌料、自己发酵、用小锅炉烘干,工人半夜3点就得爬起来干活,一年也赚不了几个钱。”

在宁波市的帮扶下,鸡冠乡建起了黑木耳菌包厂、生产基地、定植车间,有了自己的黑木耳种菌研发团队,木耳菌包坏死率从20%降到了3‰,不仅为本地贫困户提供了就业岗位,还吸引了黑龙江和吉林省内其他城市的人前来务工。

在离鸡冠乡不远的天桥岭镇,桃源小木耳产业园称得上是地标性建筑。在这里,自动上下架机、无人叉车等机械设备替代了高强度的人工劳作,生态采摘大棚吸引了大批游客,黑木耳口感可以根据客户需求定制。产业自动化程度和“高大上”的科技含量不仅让游客们惊奇,也令种了多年木耳的当地乡亲惊叹。

2019年,黑木耳产业从产业链整体提升转向精准聚焦,重点打造桃源小木耳菌包生产线及观光采摘生态区建设,使黑木耳种植业从传统农业向“种植+旅游服务业”转型,既提高了木耳的品质和产业附加值,也提高了农民收入。

宁波市还设立了扶贫基金,拿出援建项目收益金的6%,用于设立环卫保洁员、村规民约监督员、治安协管员等8类公益岗位,已累计缴纳产业收益资金250余万元,帮助2000余名贫困户上岗就业。

目前,宁波市在汪清县累计援建实施了26个黑木耳产业项目,投入援建资金1.22亿余元。汪清县有近4万人从事木耳种植采摘等相关产业,占全县有劳动能力农业人口的52.6%。

为让汪清黑木耳产业健康持续发展,宁波市自帮扶之初就引入工业化思维,定规划、育产业、转思路。2019年,宁波市北仑区与汪清县完成黑木耳特色小镇规划,该小镇是吉林省首个编制产业规划的特色小镇。在北耳(黑木耳)现代农业产业园,由北仑区通过社会捐赠形式,投资1000万元的冷藏库将在今年“十一”后投入使用。

2020年7月,汪清县鸡冠乡举办首届木耳节,宁波再次帮汪清黑木耳打响了品牌,实现了由百姓家庭副业向当地支柱产业、富民恒业的转型升级。

“三个绑定”助力精准脱贫

【扶贫印记】

讲述人:延边州委常委、副州长,宁波驻延边帮扶工作队领队 娄国闻

9月17日一大早,我和帮扶队的同志奔往浙江杭州洽谈。9月18日,又赶最早的航班回到吉林延边。5000公里的奔波虽然疲惫却很充实。通过洽谈,一项投资额很高的桑黄项目即将落户延边,为当地群众脱贫致富再加一把劲儿。

2018年年初,我有幸参与到延边的脱贫攻坚中,从此与延边结下了不解之缘。这一路走来,一份浓厚的延边情结已深深植入我的心里。

我常和队员们交流,三年的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我们要一天一天地做,不能一天一天地过。

既然要“做”,就得干实事。从踏上延边的第一天起,我们就一起思考如何因地制宜发展产业、如何让老百姓尽快实现增收致富。通过考察和调研,汪清县黑木耳产业成了我们瞄准的第一个目标。我们帮助当地形成了集菌种开发、菌包生产、基地建设、产品加工、物流配货和废弃料治理于一体的全产业链。

实践中,我们逐渐总结出了援建项目与当地既有基础产业精准绑定、援建资金与当地各方利益主体精准绑定、扶贫项目效益与贫困人口增收精准绑定的“三个绑定”项目援建帮扶模式,有效带动了当地经济发展,增强了贫困群众造血功能。今年4月,延边州4个国贫县和1个省贫县全部脱贫摘帽。

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帮扶工作队的共同努力。我们始终牢记使命,当好延边州脱贫攻坚“尖刀连”。我们走遍了全州8个县(市)的所有贫困村,努力帮助全州99.3%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脱贫致富,农村贫困发生率降至0.05%。

我为我的队员们点赞。宁波市鄞州区华泰小学教育集团校办主任林明支教延吉市北山小学,在做好教学的同时,给老师们开培训课,帮助贫困学生和宁波家庭结对子,募捐教学设施,被学校聘请为“终身名誉校长”;我们的医生在完成帮扶任务回宁波的前一天,最想做的是再开展一次义诊。

我为来自宁波的后方支援点赞。2018年5月,宁波电视台在每晚8点黄金时段免费播放延边宣传片,每天8分钟,连续播放了一个月;一个爱心企业捐赠1000万元,为延边建设黑木耳冷藏库……

我也被延边的乡亲所感动。2019年,我包保的贫困户姜凤军喜迁新居时,特地打电话邀请我过去吃饭。我知道,他们已经把我当成了自家人。

在延边工作的日子,我真切地感受到了这片土地孕育的浓浓热忱,感受到群众对党的感恩之情,感受到延边人民在奔向小康路上的不懈追求,感受到我与延边之间无法割舍的牵挂。这份情怀,是宝贵财富,将成为未来工作中源源不竭的动力,激励我以更加坚定的意志和信心奋力前行。

新理念引领甬延协作

高质量推动携手发展

作者:盛钢

浙江省宁波市从2017年开始对口帮扶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三年多的实践中,在新发展理念引领下,甬延两地创造了东西部扶贫协作典范,为中国和世界减贫事业、区域合作发展积累了宝贵经验。     

甬延协作成果丰硕

甬延协作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为引领,有效促进了延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以创新发展为动力,推动脱贫攻坚任务如期完成。甬延携手用工业思维谋划农业产业化,力推三产融合和组织化、品牌化、电商化“三化协同”,加快经济发展动能转换;创建了援建项目与当地产业绑定、援建资金与利益主体绑定、发展产业与贫困户脱贫绑定机制,推动高质量精准扶贫;通过科技和新经济合作“赋能”,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创新推出“爱心超市”扶贫物资发放模式、开展“红领之家”等志愿行动,确保延边贫困县于2020年4月全部“摘帽”。

以协调发展为抓手,促进延边多方位协调发展。甬延协同推进城乡一体化、农业现代化全面发展;统筹推进物质帮扶和精神帮扶,着力完善公共服务体系;推动发展方式从要素驱动发展逐步迈向创新驱动发展,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可持续发展格局。

工人在延边州汪清县关东粉王食品责任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工作。谢挺摄

以绿色发展为引领,推动延边生态建设。实施绿色发展行动,建设一批现代农业生态循环示范区;依托蓝天绿水净土,有序开发绿色食品、生态旅游、农耕文化产品,充分挖掘绿水青山的经济价值;串珠成链式推进绿色产业生产、加工、销售、消费各环节有机衔接,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新动能。

以开放发展为支撑,高质量培育区域发展增长极。依托宁波港口优势和产业优势,推进宁波舟山港集团与珲春市合作建设珲春国际港,开通“中国珲春—俄罗斯扎鲁比诺—中国宁波”的“内贸外运”航线,打造东北亚国际物流集散中心,促进珲春海洋经济发展;发挥宁波“北斗+互联网+渔业”一站式综合服务平台优势,与珲春市实施智慧渔业协作,积极拓展海外市场,助力珲春市按下开放发展“快进键”,也为宁波赢得开拓东北亚市场新机遇。

以共享发展为宗旨,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在构建生产联动、利益共享联结机制基础上,运用众包、众筹、共享等新理念,创新打造“共享稻田”特色消费扶贫项目,并成功复制推广到畜禽、林特、药材等其他领域,有效带动当地特色产品输出;打造集“吃、购、游、学、娱、扶”于一体的综合商业新业态—山丘市集民俗风情街区,以对口扶贫协作地区的特色产品和民俗风情为卖点,形成消费领域共享扶贫新模式;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以打造高质量向海之路、发展海洋经济为抓手,实现互利共赢,共享海洋经济发展成果。

甬延协作的经验启示

在新发展理念引领下,甬延两地携手打赢脱贫攻坚战,在这一过程中积累了宝贵经验。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是根本保证。各级党组织强化责任担当,坚持“让千家万户受益、让千家万户致富”方针,主要领导访到位、帮扶思路谋到位、结合实际抓到位,团结带领两地人民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持续向贫困宣战,如期高质量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

宁波奉化帮扶的拖拉机项目在延边安图投产运营。奉化新闻办供图

坚持制度优势是制胜密码。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并使之体现在精准施策、放大制度优势上;体现在健全制度、展现制度力量上;体现在精准管理、督导检查、挂牌督战各环节上,构建起跨地区、跨部门、跨行业、全社会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脱贫攻坚体系。

坚持精准是重要方法。帮扶资金、项目坚持精准聚焦深度贫困村、贫困户;产业帮扶坚持因地制宜,精准带动贫困村经济增长、贫困户增收;劳务协作实施精准匹配、精准培训、精准跟踪、精准保障,实现“人岗精准匹配”;社会帮扶通过组织牵动、行业带动、平台互动、社会联动、志愿行动等实现精准到村、到人。

坚持群众主体是动力源泉。充分尊重群众主体地位,产业选择、项目推进与当地群众会商论证,让其切实感受到可信、可行、实惠;通过完善村务公开制度,扩大村民参与范围,激发群众参与热情,培育村民民主意识;实施“志智双扶”,不断增强贫困群众自我发展能力;注重当地致富带头人培养,通过能人带动、典型示范,帮助贫困群众增强脱贫信心。

谱写合作发展新篇章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必须采取系统的政策和措施,做好东西部扶贫协作和对口支援工作,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站在新起点,甬延协作须抓住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接续推进乡村振兴、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等重大机遇,在新发展理念引领下,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高质量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将减贫工作纳入乡村振兴规划,将行之有效的脱贫攻坚举措上升为制度安排,不断完善区域减贫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把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贯穿于区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全过程,并在总结脱贫经验基础上,逐步建立健全缓解相对贫困的长效机制;实施物质脱贫与精神脱贫双推进,在文化源头下功夫,提升群众获得感,激发其脱贫内生动力;统筹发挥外部动力和内生动力作用,推动开发式扶贫同保障性扶贫相衔接。

推进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构建、完善高质量的乡村产业体系,提升乡村经济发展供给体系质量;把人力资本开发放在重要位置,充分激发现有人才活力,创新乡村人才“引育用”机制,为乡村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建设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以乡村文化推动乡村文明跃升;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贯穿乡村振兴全过程,并将其转化为推动乡村绿色发展的新动能;把乡村党组织建设好、乡村领导班子建设强,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实组织保证。

宁波市投入5000万元援建的汪清黄牛养殖基地。谢挺摄

推进甬延协作高质量发展。加大海洋经济合作力度,加快建设珲春国际港,构建完善的现代海洋产业体系;助力延边特色产业融合发展,推动全产业链、价值链转型升级,积极推进“互联网+”,并利用延边生态、民族民俗、边境风光优势发展新经济、新业态;携手优化发展环境,实现对内能激发区域创新创业、对外吸引各类创新资源流入与高效集聚,促进民营企业发展,形成优势互补的区域经济布局。有效激发各类功能平台效能,使之成为引领经济发展的示范窗口。

创新思维持续推进甬延扶贫协作

作者:石瑛

宁波市驻延边帮扶工作队自2018年4月入驻以来,不断创新思维谋划工作,真心实意积极帮扶,以务实举措推进落实,帮助延边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胜利,为脱贫攻坚、东西部扶贫协作积累了成功经验。

全面协调谋篇布局。做好东西部扶贫协作,需要把握扶贫工作的总体趋势和方向,对事关脱贫攻坚全局的、长远的、根本性的重大问题进行系统的分析、研判和决策。宁波驻延边帮扶工作队全面协调,树立“一盘棋”思想,紧紧围绕延边脱贫攻坚目标任务,与延边签订框架协议、制定工作要点、明确重点任务,为两地全方位对接合作绘制路线图。同时到延边调研对接,召开两地高层联席会议,共同研究协作任务,实现合力攻坚、优势互补。

找准问题攻坚克难。做好东西部扶贫协作,需要抓住影响脱贫攻坚的重点、难点,直面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宁波驻延边帮扶工作队坚持问题导向、强化问题意识,做到把扶贫同扶智扶志相结合、“要我脱贫”与“我要脱贫”相结合、外在输血与内部造血相结合、“六稳”与“六保”相结合,紧盯脱贫攻坚重点任务和突出问题,精准发力、精准施策。发展产业是实现稳定脱贫的根本之策,工作队抓住产业扶贫这个“牛鼻子”,着力发挥项目带动就业、促进经济发展的长期效应,大力发展黑木耳、桑黄、大米、红糖、民族服饰、五色糯米、铁皮石斛等产业,整体提升对口地区的产业水平,实现互利共赢。

大胆创新助力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当前,脱贫攻坚已到了决战决胜、全面收官的关键阶段,我们更需要打破思维定势,想新办法、闯新路子、创造新经验、开辟新局面。宁波驻延边帮扶工作队大胆探索创新帮扶机制模式,推进扶贫协作走深走实。如面对疫情影响,两地就稳定就业进行“云端会商”,分层分级签订促进稳岗协议,建立“一周一调度一研判”机制,加大动态监测和余缺调剂力度,并包机接送贫困劳动力赴宁波就业,持续巩固就业扶贫全覆盖成效。充分利用网络,推进线上与线下联动、展会与直销互动,探索消费扶贫新模式,打通销售“最后一公里”。创新捐赠物资的发放模式,推广“以劳动换积分,以积分换物资”模式,激发贫困户劳动积极性,推动物质扶贫与精神扶贫相结合。

未雨绸缪防范风险。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脱贫攻坚战不是轻轻松松一冲锋就能打赢的,从决定性成就到全面胜利,面临的困难和挑战依然艰巨,决不能松劲懈怠。因此,如期高质量完成脱贫攻坚任务需要用底线思维来保底和推进,充分预估困难、周密制定预案,绷紧现行标准下全部脱贫这根弦。宁波驻延边帮扶工作队制定详细工作方案、采取有力推进举措,靶向施策、精准发力,在项目安排、资金投入上重点向深度贫困县、乡、村倾斜,有效带动了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脱贫致富。贫困残疾人是“贫中之贫、困中之困”,宁波推出“有爱你我消费助力”扶贫助残延边专场直播系列节目,帮助延边贫困残疾人用勤劳双手改变家庭贫困面貌。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是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决胜之年。不断创新思维,持续推进工作,甬延两地建立起长效协作机制,积极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正在谱写优势互补、长期合作、共建共赢的美好未来。

以产业扶贫提升造血功能

作者:史守林

产业是脱贫之基、富民之本、致富之源。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发展产业是实现脱贫的根本之策”,要“把培育产业作为推动脱贫攻坚的根本出路”。甬延两地深化扶贫协作和对口支援机制,突出产业扶贫引导作用,提升造血功能,走出了一条精准扶贫协作的特色之路。

做大优势产业,携手把援建项目打造成脱贫增收的富民产业。没有产业带动,难以彻底脱贫。聚焦优势产业,把援建项目与传统主导产业有效结合,实现从单方“输血”到双方共同“造血”,有效激发了脱贫攻坚的内生动力。黑木耳种植在延边历史悠久,但长期以来处于小而散的状态,没有形成集聚规模发展。宁波结合延边产业基础和市场前景,编制黑木耳特色小镇规划,并扩大规模、延长产业链条,系统集成、精耕细作,着力把优势产业做大做强做优。目前,汪清县黑木耳年栽培量稳定在6.5亿袋,可实现产值34亿元。这说明黑木耳产业已经成为延边精准脱贫的重要依托、成为贫困户增收的重要富民产业。

扶持特色产业,携手把援建项目打造成地方主导产业。产业是否有特色,直接关系到扶贫的实际效果。延边地处长白山区,丰富的物产蕴含着巨大的市场潜力。宁波从延边实际出发,重点支持食用菌、中药材、有机大米、延边黄牛肉等特色产业,建立了闭合的绿色发展产业链。援建东北最大的杏鲍菇生产线,实施总投资2.58亿元、年产3万吨的安图杏鲍菇项目。打造和龙、安图桑黄种植基地,累计投入帮扶资金6000多万元,建成大棚200余栋,预计2021年产值将达8000万元。

助推旅游产业,携手把援建项目打造成有影响力的地方品牌。旅游业是具有较强带动性的综合性产业,而乡村旅游业则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之一。大力推动乡村旅游发展,打造“美丽中国·鲜到延边”重要品牌。推动民营企业参与和龙冰雪金达莱旅游、长白山雁鸣湖国际康养度假旅游和长白山森工集团森林旅游等项目。主动融入服务,实施助推旅游扶贫专项工作计划,建设旅游扶贫项目19个;协调东航开通两地航班,择优挂牌14家宁波职工疗休养基地,积极培育乡村旅游新业态。两年来,延边接待游客数量逐年增长,2019年旅游收入达555亿元,旅游业正成为引领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聚力新兴产业,携手把援建项目打造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延边具有独特的区位优势。今年5月,国家发改委、自然资源部批准建设珲春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宁波充分发挥海洋经济先行优势,制定专项计划,支持延边发展海洋经济。积极协调宁波舟山港集团与珲春市合作建设的珲春国际港项目,全面参与运营经俄罗斯扎鲁比诺港至宁波的“内贸外运”航线,推动边境港口联动发展,助推珲春大力发展海洋经济。实施“智慧渔业”协作,建设总投资1.5亿元的智能化全球海产品交易平台,联合30多家水产企业与电商平台建立合作关系,推动珲春加快“互联网+海洋”经济发展,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

宁波与延边开展东西部扶贫协作,让新动力在延边涌动。宁波紧密结合延边实际,把产业扶贫牢牢抓在手上,把75%以上的援建资金投入到产业扶贫,坚持精准绑定,充分发挥援建项目的长期效应、拉动效应和惠民效应,极大激发了地方发展生产的积极性,打牢了延边脱贫的产业根基。实践证明,产业扶贫是脱贫攻坚的基础和支柱,也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关键所在。只有抓住和用好产业扶贫,完善对口支援、产业扶贫协作长效机制,推动实现产业扶贫与乡村振兴战略有效衔接,不断巩固和扩大脱贫攻坚成果,才能确保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确保高质量完成脱贫攻坚任务。

来源:光明日报

品牌
第一测试
直播宁波 航拍宁波
宁聚 心理健康
广电
直播 点播
动态 主持
集团 广告
新闻
宁波 国内
V观 图片
时评 专题

网站简介|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招贤纳士| 用户协议| 联系我们| 广告合作| 帮助中心| 电视台邮箱| 电台邮箱

浙ICP备12005551号-2 网上视听传播许可证 1103013 2 公安机关备案号 3302030200073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33120180003

版权所有 宁波宁聚传媒科技有限公司 2002-2016 nbtv.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