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广电网首页

产业精准帮扶 年产值35亿 小木耳成脱贫大“引擎”

2020-10-17 17:34:10 编辑:王岳森

今天(10月17日)是第七个国家扶贫日,就在昨天,宁波市与延边州两地社会帮扶的“最大手笔”,吉林汪清北耳科技有限公司冷藏库项目正式建成投用,为东北小城主导产业——黑木耳产业的做大做强再添发展动力。

汪清北耳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孙立新告诉记者,黑木耳产业是当地的致富产业,冷藏库项目顺利完工,填补了汪清黑木耳产业链冷链储藏方面的空白,也进一步增大黑木耳的附加值,让小木耳成为成为致富大产业。

汪清县是延边州典型的“老少边穷”地区,曾是国家级贫困县,也是吉林省深度贫困县。但同时,这里也是我国木耳主产县之一。

因为汪清的气候和水源优势,黑木耳的质量和口感均属上等品,种植木耳是当地的传统。但由于长期散户多、规模小、缺少品牌开发等原因,导致好产品卖不出去,支柱产业创造不了高价值。

图片4

2017年3月,北仑区与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汪清县建立对口帮扶关系后,黑木耳产业被选为东西部扶贫协作、精准扶贫的主导产业。北仑以工业化产业培育思维帮助汪清布局黑木耳传统产业,完善黑木耳产业规划,构建“生产—仓储—销售”闭环服务模式,帮助汪清打造从田间到餐桌的黑木耳产业链条。

汪清县鸡冠乡大北村红鸡冠木耳专业农场百万袋黑木耳摆栽示范基地成立于2019年,因为有旺盛的市场需求作支撑,今年基地规模从14公顷再扩大至18公顷,菌包摆栽量也从100万袋增加至150万袋,可实现年产值600万元,上缴扶贫收益20万元。基地规模扩大了,用工需求也随之激增。今年用工需求500人,是往年的2.5倍。

图片5

“基地不仅带动了大北村劳动力,还带动了鸡冠乡其他13个自然村,有劳动能力的都可以到我们农场务工”,汪清县鸡冠乡大北村红鸡冠木耳农场场长林岩说。

在宁波的帮扶下,汪清县鸡冠乡建起了黑木耳菌包厂、生产基地、定植车间,有了自己的黑木耳种菌研发团队,木耳菌包坏死率从20%降到了3‰,不仅为本地贫困户提供了就业岗位,还吸引了黑龙江和吉林省内其他城市的人前来务工。过去,67岁聂淑花也在菌包厂打工。但那时候一家一户分散经营,杂菌率高、品系品种杂乱,销路有限,她常常要跑出很远才能找到活计。现在,家门口有了黑木耳栽培大买卖,聂淑花不出村就挣到了满意的收入。“我就在这打工,一天120块钱,一年能挣个一两万块钱。”聂淑花满脸笑容。

图片6

今年7月,汪清县鸡冠乡举办首届木耳节,打响黑木耳了品牌,实现了由百姓家庭副业向当地支柱产业、富民恒业的转型升级。“从2018年开始,汪清县的木耳产业得到了一个大幅度的转型升级。到目前为止,汪清的木耳年产值基本上能稳定在35亿左右。”吉林延边汪清县副县长、浙江宁波北仑挂职干部曹敏杰表示,按照工业化思维谋划产业扶贫,结对3年来,北仑区通过产业帮扶引导当地黑木耳产业从小农户分散种植向“集约化生产、产业化培育、品牌化经营”和废弃菌包无害化处理等全产业链转型。截至目前,北仑在汪清县累计援建实施了26个黑木耳产业项目,如今,作为汪清支柱产业的黑木耳,已经发展成为“多镇一品”、“数村一业”的富民产业。

图片7

目前,汪清县有近4万人从事木耳相关产业,占汪清全县有劳动能力农业人口的52.6%。黑木耳栽培量稳定在6.5亿袋。如今,汪清县已经形成菌种研发、菌包生产、基地建设、产品加工、物流配货的全产业链,32%的村庄黑木耳生产规模超过百万袋。

记者:金璐琦 北仑区传媒中心记者:宋文 严武意 曾丹华

品牌
第一测试
直播宁波 航拍宁波
宁聚 心理健康
广电
直播 点播
动态 主持
集团 广告
新闻
宁波 国内
V观 图片
时评 专题

网站简介|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招贤纳士| 用户协议| 联系我们| 广告合作| 帮助中心| 电视台邮箱| 电台邮箱

浙ICP备12005551号-2 网上视听传播许可证 1103013 2 公安机关备案号 3302030200073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33120180003

版权所有 宁波宁聚传媒科技有限公司 2002-2016 nbtv.cn, all rights reserved